华讯网常州12月28日电(杨黎 通讯员:邵紫伟)碧水蓝天,微风拂柳,站在蓉荷桥上,极目远眺,朝阳路车流如梭,北塘河水潺潺流淌,目光收回,脚下一幢幢洋气的别墅整齐排列,平整的柏油路直通门前,房前屋后的小花园争奇斗艳,一幅灵动的秋日美图映入眼帘。
因水而秀,因水而盛,横林镇双蓉村位于芙蓉圩境内,水道阡陌,有着“十万八千芙蓉圩”美称。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人文历史底蕴,双蓉村正摩拳擦掌,以“芙蓉荡漾,十里荷风”为主调,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双蓉。
“攥指成拳”筑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灵魂。”双蓉村负责人谢杨说。近年来,双蓉村聚焦“融民融企美双蓉”总目标,按照“标识亮起来、功能聚起来、党员动起来、服务沉下去”的工作思路,聚服务强基础、聚资源谋发展、聚功能惠民众,以党建集聚效应,凝聚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党支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不仅要建好,作用发挥得好更是关键。2020年,双蓉村党总支调整了所属党支部,新建4个网格党支部,并精心选址打造了网格党群直通站,将疫情防控、文明创建、人口普查、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排查在网格、分解在网格、解决在网格,建立了村党总支总揽、网格党支部兜底、多元参与的良性机制。
“和顺路旁的大树树枝因大雨大风被折断压到了电线上,整条线路都停电了,看着很危险。”村民吴培红急冲冲跑到附近的第三网格党群直通站,网格负责人邱正洪接到村民反映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安排安全通道、对接电网人员……10分钟不到,电力工人就到达了现场,经过抢修,道路畅道了,电也恢复了。“党群直通站效率真高,这样的安全隐患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我们太满意了。以前遇到什么难题还得上村委,现在家门口建起来了网格直通站,日常有网格书记坐班,老百姓有什么事啊,都可以上直通站,这下子方便多了!”吴培红说道。
“腾笼换鸟”壮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针对村内小微企业多、技术研发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经济思维和市场导向,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共享、协调配合等措施,引导村内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点燃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虽然新冠疫情带来了不利因素,但是,全村上下众志成诚、克服困难,2021年上半年全村100多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亿,培育销售超2000万元企业达13家。”谢杨心里已有了一本账,“今年下半年,村‘两委’将继续评估企业综合实力,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为工作重心,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未来,在结合宅基地改革基础上,我们还将对老村搬迁后的土地进行成片平整开发,以土地入股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股份分红和农民收入水平。”
“脱胎换骨”变新颜
北塘河畔,朝阳路东侧,2幢崭新的5层公寓房拔地而起,在周围低矮的农舍中显得格外鹤立鸡群。紧靠着这两幢公寓楼,5排漂亮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这是双蓉村依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而建起的首批农村集居住宅。
2015年10月,武进区在全省率先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双蓉村迎来了历史性转折,成为全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第一批试点村。之后,双蓉村又同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和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启了村民居住“换颜工程”。
据谢杨介绍,全村34个村民小组,散落在21个自然村,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村民居住环境也较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给村民们带来了福音。整个项目分3期实施,将在西横堍和邱家村2个村民集居区建造303套双拼别墅及部分公租房,全部完工后,可新入住2000多人,新增建设用地100亩,新增耕地500亩。首期工程在2017年初正式启动,2018年底建成交付,共建造2幢60套公租房、36幢72套双拼别墅,同时配套道路、景观河、绿化、健身广场、篮球场及管线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入住率已达到98%。
“笃行致远”惠民生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惠民,因此,我们逐年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谢杨说道。近年来,双蓉村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活动阵地建设等,先后投入480万元,新建排涝站1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4座,卫生室1座,完成3条内河河道清淤工程;改建道路6条,硬化面积42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累计为全村1114名60周岁以上的村民购置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11个村民小组办理失地保障,受益人数达1047人。
“新颖别致的小别墅,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也是我们最期盼的事,谢书记,二期项目我要第一个报名,一定要帮我留一套啊”村民张祖明正憧憬着未来自己的新家。听着村民们朴实的话语,谢杨和他的团队的信心和底气更加足了,“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地生活,就是我们继续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