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不同季节的小儿腹泻,症候表现有所不同,除了口服蒙脱石散等药物外,中医外治发对小儿腹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今天,长治市妇孺国医堂带您了解一下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有哪些妙招。 妇幼健康科普: 小儿腹泻的治疗小妙招 ❀ 刮痧疗法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患儿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机体功能的作用。由于儿童皮肤娇嫩,我们一般选取刮痧硅胶罐在皮肤上进行直向或横向的由上而下、由内向外、朝一个方向反复进行刮拭的手法,也可徒手操作。 刮痧结合小儿特定穴位如:分刮腹部:先下刮上脘至水分,再由上腹部中线分刮两侧至腋前线,可以起到调中畅脾,健脾助运的功效;刮龟尾,八髎穴,可以宣通三焦,条畅气机的功效。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多是湿邪作祟,刮治上述穴位可以起到运脾化湿,三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腹泻自止。简单来说,“痧”是一种病邪的排泄物,出痧意味着“给邪”出路,从而使患儿机体的排泄能力增强,促进患儿体内水热湿邪的加速排出。刮痧疗法在患儿因故不能服药或不能进行其他治疗方法时, 更能发挥他的治疗作用。 ❀ 推拿疗法 因为小儿脏腑清灵,易趋恢复的病理特点,患病后通过及时干预,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缩短病程,小儿腹泻也是如此,推拿处方也应轻巧灵活,根据患儿的体质特点、病情轻重来灵活运用,不宜呆滞重浊。 ①小儿推拿疗法:是以推、按、揉、捏等手法,对穴位产生一定的物理刺激的一种中医治疗性操作,可以对患儿机体产生良性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对小儿不同类型的腹泻有上推脾经、推七节骨、推大肠、揉龟尾、揉天枢。摩腹等,以上穴位可以达到调中止泻,助运化湿的作用。 ②小儿捏脊疗法:是术者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向前,自腰骶至大椎。针对小儿腹泻,捏脊疗法可以起到增强患儿身体阳气的作用,中医认为阳气可以推动津液正常运行,从而运化水湿之邪,使邪气无所遁形。 温馨提醒 如果患儿出现腹泻不止,精神萎靡,目框凹陷,皮肤干皱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妇孺国医堂)根据妇幼专科特色,结合中医科室特色,以妇女儿童健康为服务导向,广泛开展小儿推拿、针灸、中药浴、中药熏蒸、艾灸、磁珠压耳穴、刮痧、拔罐、中药沐足、中药灌肠等中医药技术,在防治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肺炎、厌食、腹泻;妇科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盆腔炎)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 咨询电话:0355-2051401 专家简介 庆璐硕士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科分会理事、妇幼健康分会理事、全国妇幼保健系统妇孺国医堂项目专家评审团专家。现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6年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中医适宜技术;2020年赴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儿疾病,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妊娠诸症、产后诸症、失眠、痤疮、小儿消化不良、厌食、咳嗽及感冒等疾病诊治。 责编 | 妇孺国医堂 (中医科)郭玥 责编 | 妇孺国医堂 (中医科)庆璐 审核 | 宣传部 王慧丽 排版 | 实习生 王琨茸 【妇孺国医堂】 Find me 扫描二维码,就能找到我。
收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