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我家孩子吃东西卡住了。” “医生,我爸贴春联摔下来了,好像是骨折啦。” 春节期间,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内,忙碌急救的场面此起彼伏。在大部人沉浸在春节团圆喜庆中时,这里的医护人员却像一个个 “陀螺战士”,24小时不停歇连轴转,坚守岗位,救死扶伤,护佑生命。 1月24日,大年初三,当记者走进该院急诊科大厅时恰好遇上了一个急救高峰,喝酒后胃疼的、小孩玩耍胳膊脱位的、发热呕吐等,各种危急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整个现场呼叫声、呻吟声不断,医护人员们脚步匆匆穿梭于患者中间,听病人主诉、查体、辅助检查、用药……忙碌着争分夺秒与病魔抗争,使出各种“招数”让病人脱险。 这个春节,对于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假期,除了和以往一样,坚守岗位不能和家人团圆,还得“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工作。该科12名医生、16个护士都是新冠病毒感染后,还没有完全康复,拖着疲软的身体坚持“作战冲锋”, 而且忙起来一天不停嘴不停脚步,甚至没有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从除夕到正月初二,他们一共接诊患者296例,院外急救28例、转住人次72例,在他们的全力救治和守护下,每个患者都度过了危险。 “今年我接诊最多的病人是小孩误吞异物卡喉者,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不及时救治很可能窒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采用最快的施救办法‘海姆立克急救法’。一般只要卡喉的异物是糖块、花生米等圆滑形状,这个方法既管用还快。”该科主治医师宋旭峰边给记者介绍边开始了实操,只见他前腿蹬、后腿拉做好站稳姿势,然后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很快在患者腹部找准了位置,接着双手向后向上用力,很快异物神奇的从患者嘴里吐了出来。他说,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一样,危险时刻能救别人性命,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希望人人学会掌握。 站在该科的预检分诊台边,记者看见值班护士杨晓青忙得连头都顾不上抬,一直操作着电脑进行病人的转住手续,对于她来说春节值班早已是家常便饭,自已和家人都以默认习惯。“从2016年结婚跟爱人回婆家过了一次春节后,8年了我再也没有回去过年,现在村里人都议论我们已经离婚了,每年过年只有老公回去,不见媳妇。”杨晓青说,“虽然春节,对于急诊科来说,是更加繁忙的日子,但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的‘敬业福’。多年来,我舍弃了节假日与家人的团聚,但却换来了‘最美太行护士’‘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很知足也很欣慰,因为这是医院和患者对自己的认可。” 其实,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还有很多医务人员像杨晓青一样,从来了急诊科就没有春节假期,每年雷打不动坚守岗位。而且长期的不分昼夜、争分夺秒抢救病人,造成他们颠倒作息、睡眠不足、精神紧绷,一半人都在30多岁就患上了高血压。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死都不去急诊科。该科主任原志红说,“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永不熄灯、24小时为生命护航,所以每天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让很多医生不选择。”他自从2016年去了急诊科,从来没有过节假日,还特意把家搬到了医院附近。为了不耽误工作,口袋里时刻装着充电器,保证手机24小时畅通,因为急诊科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波涛汹涌是常事。 “我们急诊科人都是全能,各个拥有‘十八般武艺’。面对科室患者病情危重症多,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变化迅速的特殊性,他们能‘稳、准、快’,分秒必争,高质量完成抢救,做到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原志红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该科现已有一支高精端的急诊急救团队。春节期间,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96220急救指挥系统保持24小时值守,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保障市民看病就医需求。同时,医院还成立了医疗救治多学科专家组和重症机动医疗队,全力保障重症患者救治。 图 片丨卞 晨 编 辑丨翟艳鹏 审 核丨雷 赫■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祝全市人民新年快乐!
■阳过阳康 过年期间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准确辨识儿童感染症状,不再手足无措
■新春佳节,阳康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