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网红村”里的“平安注脚”

2023-08-30 22:10:13    来源:平安长治    

 背靠大山,脚下悬崖,瀑布飞挂,流水淙淙……近年来,平顺县虹梯关乡虹霓村因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吸粉无数,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网红村”。


     人以安为乐,业以安为兴,平安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平顺县公安局虹梯关派出所致力打造“网红村”的“警务”地标,探索实行多维度的平安模式,进一步推进基层警务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战略”添加“平安注脚”,为新时代乡村铺上平安底色。

图片

“好管家”

图片

 随着声名鹊起,如今,虹霓村游客日流量可达3000人,最高峰时达15000人。虹霓村“红”了,村民的心思也“活”了,村里呈现出一派“家家摆摊设点、人人吆喝买卖”的欣欣向荣景象,但乱设摊点、占道经营、无序经营等现象也随之出现了,这让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宝颇为头疼。


图片


 虹梯关派出所所长韩健勇和驻村责任民警许强闻讯而动,积极协助村委会开展工作,经过调查,大家一致决定合理规划经营摊点,引导村民合法经营、有序经营。随后,民警主动配合市场管理人员,一家一家走访,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宣传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争取村民的理解和配合,虹霓村的商业经营活动逐步走上正轨。

“护航员”

图片

 以前,虹霓村民宿“农家乐”只有十来家,日接待能力300人左右,而今年随着乡村旅游在虹霓村爆火之后,“农家乐”猛增至近50家,日接待能力提升至800多人。“农家乐”多了,需要办理特行许可证的也就多了。为此,所长韩建勇积极与治安大队沟通,开启“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与此同时,派出所还与村委会联合举办了“特行”培训班,宣讲政策法规,解剖典型案例,印发宣传资料,要求经营住宿的“农家乐”必须做到“五必”“四实”,确保游客住得安心、放心、舒心。   


图片


 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出行体验,虹梯关派出所重点对虹霓村的“农家乐”、露营地、农家旅馆等场所开展了持续的治安巡查宣防工作,发现隐患3处,并责令其立即整改。

“守护者”

图片

 由于虹霓村两岸连山,可供开发和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停车难一直是个“老大难”。此外,这里紧邻平长高速,又是张河线和虹霓峡互通、虹梯关服务区等交汇点,基础交通情况复杂,尤其是节假日经常出现车挨车、人挤人的拥堵现象。为此,虹梯关派出所民警和县交警大队的交警几乎每天都要来疏导交通,口干舌燥、汗流浃背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游客多了,怎样搞好“警民共建”,怎样确保游客“玩得高兴、走得满意”,成为虹梯关派出所民警一直思考的主题。虹霓村紧邻通天峡景区,派出所在景区建有警务室,虹霓村一旦有警情,警务室民警便能第一时间赶到,配合驻村民警处理警务实现“无缝对接”。同时,以警务室为支点开展纠纷调处、游客服务等相关工作。


图片


 日前,虹梯关派出所接到求助:山东籍游客刘某在虹霓村拍摄视频时,丢失一部价值5000余元的手机,请求民警帮助寻找。韩健勇带领警务室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过侦查发现失主的手机被一名游客捡拾,并已返回市区,民警迅速驱车前往摸排走访,最终找到了捡拾者,帮失主取回了手机。

 其实,这样守护民安的事例不胜枚举,只要是能提供的服务,民警总是竭尽所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从服务“网红村”,到成为“网红村”的一部分,是虹梯关派出所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警务动力的生动缩影。

晨曦里、夕阳下

一种幸福的滋味在虹霓村中蔓延开去

而穿梭往复的那抹“警”色

正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奔向致富之路的“平安注脚”

[责任编辑:曹炜君]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