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文化遗产数字化不能投机取巧

2019-06-14 11:29: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文化遗产数字化不能投机取巧

最近,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正式发布“当古窑址遇上AR新科技”产品。游客只需在移动设备上下载专门的APP扫描现场的导览图,就能一睹800年前的龙窑烧制场景。沉寂百年的古窑址,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重新“活”了起来。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共享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如何让更多的人接触文化遗产,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数字技术帮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带领我们领略过去文明的辉煌。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文化遗产不再是冰冷的、晦涩难懂的、“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而是生动的、有趣的,可以融入时代,走进大众生活的。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起步并不晚,几乎与国际同步。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此后,数字敦煌、数字故宫、数字圆明园相继建成。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公布两批示范项目,并与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合作开展了两期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培训班,标志着中国“数字技术+文化遗产”迈入了2.0时代。

随着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在文博领域涌现了大批优秀成果。有着千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保存面临多种问题,采用各种保护方式,都无法阻止其衰落。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为莫高窟的保存和资源共享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的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数字博物馆实体体验馆,展出从陕西省700多万件文物中精选出的1000多件精品文物。观众触摸屏幕就可以近距离欣赏文物,还可以点赞、下载心仪文物,增加了互动体验的乐趣。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是让文化遗产借助数字技术再次“重生”,更重要的是挖掘其新的生命力,使其形成新的价值,可以被更广泛地延伸和利用,以全新的模式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比如湖北省博物馆依据湖北随州出土的2600多年前的妆奁底部的漆画作品原始资料制作动画短片,并出版了同名的填色图书,鼓励观众用画笔跟古人对话;数字圆明园通过对消失的文化遗产圆明园的复原研究,形成了数字圆明园原创IP ,并以此为基础研发了产品线,涵盖了数字展演、文创产品等领域,展现了从文化价值的挖掘研究到IP打造再到产品化运营的全产业链范例。

值得提醒的是,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过程,必然不可以是一个走捷径、投机取巧的过程,反而必须要有强大的学术支撑。文物原来是何种模样,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研究考证。文物内涵该如何进行数字化阐释,也需要进行深入挖掘,以及多学科的交融互动。正是因为前期充分的研究、投入、转化,才能有震撼的数字化成果,才能带给观众亲历感、参与感,使观众在体验中建立知识链接,并引发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国文物资源极其丰富。据文物普查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不可移动文物共766722处。丰富厚重的文物资源意味着繁重紧迫的数字化工作。只有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加快文物的数字化进程,才能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责任编辑:张倩]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