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从《地久天长》谈创作:怀着善意说故事真好

2019-03-26 13:54: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小帅执导的电影《地久天长》柏林获奖归来,终于与国内观众见面,赚足了口碑,也赚足了眼泪。

放在王小帅个人创作的序列中考察,《地久天长》是一次带有集大成意味的展现和抒发;放在近年来国产现实题材影片创作的格局之下,《地久天长》的思路和姿态,具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从上海到武汉,从北京到福建,“出走”后再“回归”,“商业”后再“文艺”,王小帅个人的生命轨迹可谓充满漂泊感。聪明的导演绝不会直接将个人的经历复刻到电影中,纯粹为一己悲欢惊动艺术。然而个体的生活轨迹、生命体验又几乎不可避免地渗入创作,构成某种特质乃至底色。无所依傍、想要逃离的此处,和充满诱惑却也不乏缥缈的远方;真切却抓不到、留不住的当下,和已经逝去却越发清晰、挥之不去的历史,总是在王小帅的电影时空中交缠、对话,而徘徊在此处和远方、当下与过去之间的人们,则时常成为王小帅电影的主角。不论《二弟》《青红》,还是《我11》《闯入者》,都是如此,《地久天长》,也是如此。

《地久天长》的镜头对准了历经挫折苦难但依然坚强、善良的普通人,王小帅相当克制,不去放大、渲染人物的苦难,叙述的语调可谓平淡而静水流深。两位主演的表演把汹涌的情感安放在平静的水面之下,像是武功高手,没有花哨的拳脚,却极具“杀伤力”。这种表演难度很大、效果很好,双双获奖,实至名归。

影片故事围绕两家人展开,他们曾是比亲人还亲的挚友,但由于沈英明、李海燕、沈浩一家或由于无意,或出于无奈造成并加重了刘耀军、王丽云夫妇的丧子之痛,从而使得两家人的关系陷入难言的尴尬境地,刘、王夫妇被迫从北方家乡迁往南方小渔村。可是,两家人逃得开城市,却逃不开心结,这份隐痛成为他们30年来挥之不去的梦魇。交谊舞流行、工人下岗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穿插在两家人的故事中,成为某种衬托或推动的力量。

导演在叙事时间、节奏的把握上独具匠心,跨越30年的故事,从中间讲起,不堪回首的“过去”不断闪现、插入“现在”,致使“现在”只能在无言的痛苦煎熬中缓慢前进,“现在”与“过去”不断叠加、不断提示着痛苦的存在,使得刘耀军、王丽云的余生只能心如死灰般地熬时间。影片的叙事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参与了气氛营造和人物塑造,强化了悲剧感。

影片在选景、置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电影意象符号的时代感极为强烈,而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自然而然地就带给观众历史沧桑之感。时光流转,有智慧的创作者总是能够恰如其分地抓住流转变幻中那些不变的东西——这些东西通常是极为珍贵、极具力量的,体现在《地久天长》中,即是人性的善良、宽容与爱,这也是《地久天长》最为打动笔者的地方。

在许多现实题材电影中,为蝇头微利而钩心斗角的桥段太过常见,精于算计乃至暴躁恶毒的人物角色也时有出现。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故事、人物在某个层面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现实,进而被部分观众认为非常真实。事实上,现实的层面是极为丰富的,并不是只有琐碎、卑微、无聊、斤斤计较才是真实,普通人身上的善良、宽容、隐忍更是真实,这样的真实甚至接近伟大。电影作为一门与大众极为接近的、拥有“造梦”能力的艺术,不仅应该全面反映生活的真实,更应该在精神、思想的层面,提供一种超越琐碎、鄙俗的高度与出路,在心灵与情感上给人以慰藉。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对《地久天长》结尾的处理非常欣赏,它在饱含复杂、难以言喻的人生况味的同时,完成人际、代际之间的和解,并以一位老人的去世伴着一名婴儿的出生,来传达某种解脱和希望,某种关于生生不息的体验和感悟,这无论对影片中饱经风霜的两家人,还是对在电影中陪伴他们走过半生的观众来说,都是温柔、善良和妥当的。

可以说,王小帅以平视、尊重、悲悯的眼光与视角,审视、呈现片中的人物、人生。无数经典的电影理论提示我们,视角与表现生活的角度和尺度密切相关,很能代表叙事作品“隐含作者”的立场,创作者选择怎样的表现视角,不仅关乎风格,而且关乎伦理。电影的境界常常在这个问题上分出高下。

笔者想起了去年上映并引起热议的现实题材影片《无名之辈》《狗十三》等。这些电影在各自的题材、风格上努力探索,且取得了可喜突破,然而在视角、表现尺度问题上则不乏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无名之辈》,人物的前史被遮蔽,抢劫手机店成为其“努力奋斗”的主要表现,这种必然且应当受到正义制裁的违法行为居然带上了悲壮色彩,仿佛成了小人物的“辛酸奋斗史”,值得尊重与同情,这是颇为荒谬的。至于正面表现高位截瘫、躺在轮椅上不能动弹的女主人公小便失禁,这样的镜头和视角简直不给人物留一点点尊严,使得电影观看行为沦为对人物不幸遭遇的围观和消费。《狗十三》《暴裂无声》等影片对暴力场面的过度展现,对现实挫折、苦难带有陈列、玩味色彩的表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批判现实主义”式的呈现是非常困难的,犀利独到的目光与悲天悯人的情怀,缺一不可,对国产电影创作者来说,前者常有而后者不常有,许多影片所展现的不过是无节制地发泄怨愤,甚至以此制造话题、自高身价,这颇不足取。

《地久天长》为现实题材创作作出了可贵的表率,其风格带有席勒意义上的崇高感。而笔者欣喜地发现,正在热映的年轻导演的处女座《过春天》,也在表现的视角与尺度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怀着善意和温情说故事,这多好。(罗群)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