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结“硕果”,分红村民展笑颜。9月21日下午,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6组文化坝子上人头攒动,穿民族盛装的50余名村民们个个面露笑容、喜笑颜开,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村集体经济发展给大家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据了解,德育村6组是普格县与宁海县两地携手共同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经过二年多东西部协作精心谋划、建设,以及农文旅产业的持续导入与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入股的淡水鲈鱼水产养殖产业、彝寨精品民宿等项目,以及文创中心租赁收益,今年8月份高达52万元!
据德育村党支部书记吉木瓦各惹介绍,今天是村集体经济的首批分红5万余元,主要对象是村内今年考上大学生、60岁以的生活困难老人等群体,让“看得见”的集体资产变成“摸到着”的股份红利。
拿到“分红”款的67岁阿力日拉兴奋说到:“我今天领了一千钱,很高兴,2 年前宁海与普格结对后,村里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而且现在也有了村里集体经济每年有一定的分红,我们对今后的生活很有信心,希望村里越来越好,卡沙沙。
村民喜笑颜开的背后,是德育村做大村集体经济“盘子”、鼓起村民“钱袋子”的生动实践,让更多村民就近就业,生活得到更多保障。2022年4月,引入浙江企业在村附近流转土地40余亩,通过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理念开展冷水鲈鱼养殖,施工期间带动附近村民用工20余人。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以资金入股的形式,每年固定分红加二次分红超10余万。同时,养殖场长期聘用务工村民3人。去年入股的彝寨精品民宿,除了有固定收益之外,通过与民宿沟通定向招收部分村民从事服务员、保洁员、保安等岗位,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同时为今后打造乡村全域旅游、村民发展民宿打下基础。
螺髻山镇委书记王康介绍,今年德育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支配方案已经村民商议报乡镇、乡村振兴局审核同意后,主要分三部分支出,一部分继续投入发展村里的集体经济,继续加大自我“造血”功能;一部分继续投入村里“净化、美化”工程,提升改善人居环境;再一部用于奖励给村里新入大学的学生,慰问村里重病有返贫风险的村民,以及孤寡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接下工作中,村党组织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投入保障,优化管理机制,强化绩效管理,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随着螺髻山风景区创5A工作的持续推进,景区的名气与游客会暴发式增长,紧邻景区游客中心的德育村6组,也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整合农文旅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引流部分游客入村,大力发展景区周边的民宿、农家乐,打造出一条集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零售、种养殖于一体的乡村产业链,让村民创业就业吃“旅游饭”,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的愿望。
驻凉山的宁波帮扶干部魏旭灿表示,德育村导入东西部协作产业后,集体经济有了个初步有收益,分配方案一定兼顾到村内有返贫风险的村民,实现精准帮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另外,建议当前部分村民内生动力不足、卫生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村委会研究出台“文明家庭”“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措施,拿小部分村集体经济分红用来奖励在村里带起头模范作用村民,以激励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文明生活、创业生产等事情中。
“此次村集体经济虽然有52万的收益,其中拿出一部分给少数村民的分红慰问,但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我们村要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加大分红力度,,让全村村民富起来,在全县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村党支部书记吉木瓦各惹再次表示。
村干部在分红包
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6组的文化坝子上人头攒动,村民身着民族服装,喜笑颜开。
德育村党支部书记吉木瓦各惹说,今天是村集体第一次给村民发红包,发放对象主要是村里今年考上大学的新生以及60岁以上的生活困难老人等群体,共计50人,总金额5万余元。
老人领到了红包
“这次拿到了1000元,很开心。”67岁的村民阿力日拉说:“两年前,宁海与普格结对后,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让我们对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
德育村6组是普格县与宁海县两地携手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经过东西部协作两年多来精心谋划、建设,村集体入股的淡水鲈鱼养殖、彝寨精品民宿、文创中心等项目开始产生收益。截至上月底,村集体收入共计52万元。
去年4月,德育村引进浙江一家企业在村里流转土地40余亩,规模化开展淡水鲈鱼养殖。该村以资金入股,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今年,该项目已为村集体带来分红收益12万元。
螺髻山镇党委书记王康说,经村民商议并报镇和县乡村振兴局审核同意,今年德育村集体经济支出分为三块,一块给部分村民发红包,让大家分享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一块继续投入项目和产业,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一块投入村里“净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吉木瓦各惹说,此次村集体拿出一部分资金给村民发红包,仅仅是开了个头。村里要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大分红力度,让更多村民富起来,在全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记者: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