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洪斌锐评:10万+作文炸出"麻将慈善"背后的教育溃烂

2025-08-22 11:33:04    来源:华讯网    

在信息奔涌的时代,一篇不足300字的小学生作文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阅读量、点赞数、转发量迅速突破10万+。这看似荒诞的文字,实为一记重锤,狠狠砸向教育根基,令人不得不直面其中潜藏的深层危机。

一、稚子笔下,价值观的迷途

"妈妈把省吃俭用的钱'送'给麻将桌上的叔叔阿姨,叔叔阿姨又'回赠'给她,所以妈妈是在做慈善。"这种在成人看来逻辑自洽得近乎荒谬的表述,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开了成人世界精心包裹的伪装。

省吃俭用的节俭与牌桌上的挥金如土形成鲜明对比,赌资往来被巧妙包装成"礼尚往来"。俚语俏皮之下,实则是价值观的严重扭曲。鲁迅先生曾言:"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篇作文所展现的,正是母亲形象、金钱观念和公益精神被一并撕裂的悲剧。

二、教育失守的三重困境

(一)家庭:身教体系崩塌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古训道出家庭教育最基本的道理。当麻将声成为家庭主旋律,当"码牌"取代"伴读",家庭教育的身教体系便如摇摇欲坠的大厦,轰然崩塌。

北师大《未成年人行为风险报告》显示,60%以上的青少年偏差行为与家庭环境高度相关。父母沉迷麻将、挥霍金钱于赌局的行为,像一面扭曲的镜子,让孩子误将牌桌当作布施台。

(二)学校:价值教育缺位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然而当今教育体系却更像工业生产流水线,忙于"催熟"分数,而忽略"施肥"价值。

财商课、生命课、公益课等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大面积缺席于学校课程体系。即便开设,也往往流于形式,成为PPT里一闪而过的"德育插件"。

(三)社会:算法共谋下的迷失

《淮南子》云:"素丝易染。"未成年人如尚未染色的素丝,极易受环境影响。数字化时代,一些平台为追求流量,将"麻将妈妈"推上热搜,贴上"萌娃神作文"等标签。

共青团中央2024年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接触赌博信息的概率在五年内上升了47%。社会是个大课堂,若不能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环境,不能有效监管不良信息,未成年人就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

三、教育重建的三把钥匙

(一)家长:正己方能正子

《大学》讲:"修身齐家。"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榜样。只有家长先做到正直、善良、有责任感,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家长每日应自问:今日所为,敢让孩子写进作文吗?若答案是肯定的,才有资格要求孩子"向善"。

(二)教师:让作业成为价值明镜

苏格拉底式追问是深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写出"麻将慈善"类作文时,教师不应急于批评,而应耐心追问:"为何这样写?""若钱如此流动,世界会怎样?"

通过追问让学生反思写作内容和价值观,把作文从"任务"变成"镜子",让文字先照亮自己,再照亮他人。

(三)社会:技术向善,协同育人

技术不能只追求商业利益,而应承担社会责任。平台推送"爆款"内容时,应同步弹出"公益科普卡片";社区可举办"亲子财商桌游夜",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财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需用立法将"家校社协同"从倡议变成机制。

华东师大实验表明,三方协同的育人模式,可使教育效能提升60%以上。家庭、学校和社会只有密切配合,才能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四、守护童真,就是守护未来

陶行知先生疾呼:"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这篇作文的爆红,不应仅成为网络热搜和段子,而应成为全社会的"价值急诊"。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若要孩子书写真善美,就必须先把世界调成"高清真善美"模式。

别让"麻将慈善"成为孩子一生的隐痛。从今天开始,关掉麻将声,打开阅读灯;收起嘲讽梗,递上公益书。让每一次提笔,都不辜负童年的清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真善美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守护童真,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

(本文作者:洪斌,作家、评论员、武汉传媒学院客座教授)

附:《我的妈妈》全文

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因为她长期在做慈善。她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吃美味的零食,舍不得喝香甜的饮料,舍不得穿漂亮的衣服,辛辛苦苦攒了几个钱,就通过打麻将的方式送给别人。她生怕别人吃不饱穿不暖,天天都要赠送一点,心里才过得去。她用真心打动了世人,所以时不时别人也会回赠她几个。当然,回赠她的比起她的贡献,简直是叫花子卖米——没几升。哪怕是这样,依然阻挡不了我妈做慈善的决心。不管天晴下雨,还是电闪雷鸣,她无所畏惧。

同志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什么品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她这种人,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因为从不计较得失。一输输得智能机,一赢赢得充电器。哪怕是这样,她依旧乐此不疲。因为她坚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