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晚7点30分,西安交通大学东一楼330教室座无虚席,“能源与互联网”通识课正在进行。讲台上,满头白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神采飞扬,全程站立授课。台下,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记着笔记。大一学生田泽水难掩兴奋:“第一次上课就‘邂逅’院士,很意外也很激动,好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适应国家招生考试改革新政策,实行大类招生的西安交大,在通识课程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院士等优秀专家学者领衔、升级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模式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造有深度、有广度的“通识金课”,取得了明显成效。
院士领衔,通识课程融合“课程思政”
由包括院士在内的优秀专家学者领衔,组建团队打造优质金课,已日渐成为西安交大通识课程建设的新动向。该校63门通识核心课中,由院士领衔打造的就有4门,还有不少由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领衔。
除了引进“大咖”助阵外,西安交大的通识课程在内容上还添加了一味重要“作料”——思政育人,教师们努力在通识课中发掘和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等思政育人的理念巧妙融会其中。
选修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领衔的通识核心课“聚变能源与等离子体”,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大三学生孙寻航没想到自己还会有“意外收获”:“邱院士不仅给我们讲述了热核武器原理、效应及试验等知识,还结合当年她和程开甲院士、林俊德院士等一起在新疆马兰基地为祖国国防事业奋斗的经历,穿插讲述了一些‘两弹一星’攻坚中的小故事,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
思政味儿不仅给通识课堂带来了变化,也让通识课程迈上了新台阶。2018年,西安交大立项1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提供专项经费支持,有7门通识课程入选。
构建“五大模块”,科学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
这学期开始,西安交大通识核心课“交响音乐赏析”第一次全国见面课正式开课,全国有近30所学校的学生在线选修了该课程。包括这门课程在内,目前西安交大已有7门品牌通识课建成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发挥着辐射示范效应。
“交响音乐赏析”是西安交大通识课程“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模块的代表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西安交大实现了通识课程从初步建成规模体系向体现通识质量和内涵的2.0版全面升级。学校以“结构性课程群”为导向,在通识课程建设中设置了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全球视野与当代中国、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生命关怀与社会认知、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五大模块,涵盖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所需的跨专业的基础知识、核心能力、多元思维、综合素质、核心价值等,使学生在古今中外、理工文医等多学科交融中理解文明、传承文化,培育价值、塑造品质,形成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五大模块设置的背后蕴含了交通大学杰出校友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了高度融合。”西安交大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说,每个模块都按照同一模块内培养目标接近的原则建设和优化课程单元。
“钢琴演奏表演艺术”这门课深受西安交大学生欢迎,选课时经常被“秒抢”。一次,西安交大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一名教师和学生聊起对其影响最大的课程时,令他感到惊讶的是,有一名学生回答是“钢琴演奏表演艺术”。这名学生以前从未摸过钢琴,在他看来,这门艺术实践课打开了他认识世界的又一扇窗,思考问题时多了不同的视角。
打破传统,不断释放课堂活力
课程改革往往聚焦教学方式和手段上的变革,西安交大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社会学概论”教学团队却在授课教师身上做起了“文章”,其“锵锵四人行”系列教学法创新实践,将“对话”引入教学,由来自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3个不同学科的4名教师同台授课,激发一场场头脑风暴。“剩男剩女能否结秦晋之好”“在生死存亡面前,谁将是幸运儿”等话题也进了课堂,这种授课形式一经推出就迅速火爆全校。
这正是西安交大改革通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缩影。该校大力推行大班讲授和小班研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同时,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大胆尝试,不断释放课堂活力。
西安交大还鼓励通识课程教师采用“雨课堂”“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和方式授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能动学院徐东海副教授负责的“能源与人类文明发展”通识课程就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线上不仅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完整的学习资料,还经常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内容考核等,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充分结合,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
(中国教育报记者 冯丽 通讯员 胡晓楠 贺进)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