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网常州7月9日电(杨黎 通讯员:国调轩)智能设备在目前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智能生活越来越便利,但老年人在使用方面存在“代沟”。为了解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技术的情况,更好地帮助老年人适应智能化生活,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通过社区走访、电话访问等方式,对229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专题调研。调研资料显示,常州市老年群体融入智能化生活意愿强烈,个人智能设备使用较广泛,但也存在因心理负担、学习能力不足导致使用困难,尤其是公共服务系统的智能设备存在使用困难,乐享智能生活还存在较长一段路要走。
一、老年群体智能技术使用情况
(一)智能手机融入生活广泛。随着老龄化社会深度发展,在智能化设备普及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群体主动或被动地通过智能技术不断融入社会。调查显示,229名调研对象中有227名使用过智能手机,占比99.1%;使用过电脑的有31人,占比13.5%;使用过平板电脑的有26人,占比11.4%。
调研过程中,对于“您使用互联网智能产品或服务做过哪些事情(多选)”,选择“网上看新闻”的有138人,占比最高,为60.3%;选择“扫码支付”的占比第二高,为52.4%。钟楼区刘某表示,现在不管去超市还是菜场的小摊,到处都是扫码支付,另外携带现金的确不太方便,学会了微信扫码支付,又方便又快捷。
(二)老人学习智能技术意愿强烈。老年人群体认为智能技术作用很大。调研资料显示:“对于互联网智能产品和服务的看法(多选)”的问题中,177名调研对象选择了“能加强与亲友的沟通”,占比77.3%;150名调研对象认为“生活更方便,办事更便捷”,占比65.5%;但也有56名调研对象认为“智能技术发展太快,学起来太难”,占比24.5%。
老年人群体学习使用智能设备意愿强烈。调研资料显示:被问及“您是否愿意学习使用智能技术”,197名老年人表示“愿意学习”;分别有27名、5名老人表示“不太愿意”和“不愿意”。面访中了解到,不愿学习的老年群体主要是觉得自己年级太大了,没有必要再去费神学智能技术。
(三)改变生活习惯拓展社交空间。社交软件、智能手机的运用使得老年人居家就能和好友、家人聊天,通过各式各样的软件就能了解到最新的资讯、发展新的兴趣爱好。调研显示,对于“智能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您的那些生活习惯(多选)”,112名调研对象选择了“增加了和亲朋好友交流的频率”,占比48.9%;80名调研对象选择了“接受咨询更便捷、更海量”,占比34.9%;62名调研对象选择了“娱乐手段更丰富”,占比27.0%。
社交类服务软件,尤其是微信,已经成为老年群体和朋友和家人交流、分享的主要平台。在调研中了解到,老年群体主要使用语音视频聊天、看朋友圈,再者就是发红包的功能。他们希望通过网络与子女、朋友建交流平台,拉近平时的距离,同时也能缓解老年生活的孤独。
二、老年群体智能技术使用中的问题
老年群体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随着年纪增长不断降低,对于他们来说使用智能技术产品仍存在一定困难。调研显示,对于“您觉得使用互联网智能产品或服务困难吗”,仅有8.3%的老年人表示“完全没问题”,以65岁以下老年人居多。有10.5%的调研对象表示“非常困难”,44.1%的表示“比较困难”,37.1%的表示“不太难”。
从现阶段使用智能产品或服务时的实际情况看,57.6%的调研对象表示“自己会一些简单的软件和功能,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45.3%的调研对象表示“自己会使用大部分软件和功能,但使用新软件时需要别人指导”,仅7.9%的调研对象表示“自己能独立使用,基本不需要别人帮助”。具体困难如下:
(一)精神接入障碍。人们对于新兴事物的“侵袭”总会感到焦虑与不安,当面对不会使用智能化产品而给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和不便时,老年人面对智能化产品或服务的心理负担随之加重。调研显示,对于“使用智能产品或服务为您的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多选)”,除去64名调研对象表示“没有负面影响”以外,其余165名老人中,43.2%的调研对象表示“学习智能技术或接受新事物时感到压力”,38.8%的调研对象表示“因为不会利用智能产品或服务,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不便”,23.6%的调研对象表示“害怕自己和时代脱节,常常感到焦虑”。
(二)技能接入障碍。面对智能化生活带来的焦虑,老年群体对年轻人的依赖显而易见,子女是父母最信任和依赖的人。调研显示,77.7%的调研对象学会智能设备是由子女教学,但是在遇到困难找子女帮忙时,仅54.6%的调研对象表示“子女帮助解决,且有耐心”。对于“您最近一次使用互联网智能产品或服务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多选)”,选择“操作步骤繁琐”的占48.0%,选择“误操作导致麻烦”的占37.6%,选择 “不了解产品或服务功能”的占27.1%。
(三)老人使用受阻。随叫随到的各类网约车深受人们喜爱,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站在路边招手即停的打车方式变的越来越难,这给老年人出行带来不便。调研显示,150名调研对象表示“经常或偶尔因为不会使用网络打车而打不到车”,占比65.5%。
随着智能技术在各类工作中的广泛运用,自助挂号、自助机器办理等逐渐代替了人工排队挂号、窗口人工服务等。调研显示,150名调研对象表示“经常或偶尔因为不会使用自助挂号机或手机挂号而抢不到号”,占比65.5%。147名调研对象表示“经常或偶尔不会使用自助机器办理社保、医保等服务”,占比64.2%。疫情特殊时期,进出公共场所时需要出示健康码,106名调研对象表示“经常或偶尔因为不会出示健康码而被拒绝进入公园、超市等场所”。
三、建议对策
(一)增加老年人绿色通道。各公共服务场所,应考虑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情况和需求,为老年人保留传统支付方式、开设专门的人工服务窗口。对于疫情期间需要持健康码出入的场馆,可以安排专职人员为老年人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老年人可凭有效身份证件、纸质证明、“通信行程卡”等辅助行程证明替代核验通行,服务更人性化,更具温度。
(二)研发适老智能产品。一是智能手机上缺乏针对老年人在戏曲、广场舞、书画等方面的兴趣爱好需求,需要引导企业开发此方面的智能化应用,为老年人娱乐提供便利;二是优化智能产品的操作,界面简洁、操作简单,考虑老年用户的需求和好使用的特性,开辟老年群体的使用模式,如全语音控制操作等。
(三)开设学习培训课程机构。作为子女应当多给予长辈关注,要多给耐心和细心,让老年人慢慢适应并能逐渐使用智能技术。社会应该兴办社会老年培训机构,例如老年大学等,开设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的培训班,让老年人能有机会一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