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头条陕西讯(通讯员:魏艳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夜坚守岗位,用声音传递温暖与力量,为群众排忧解难。接警员常星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常星星
“您好,吴起县110,2号接警台,请讲。”每一次报警电话响起,她都能打起12分精神,妥善、认真应对。多年来,她练就了一身的过硬本领,对辖区的道路、地名熟记于心;对大街小巷、标志性建筑了如指掌;对所有能够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电话脱口而出,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一张活地图、一本通讯录。2023年某天中午,她像往常一样正在开展视频巡查工作,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一名男子报称:其老婆某某早上8时左右留下一封信后离家出走,有轻生念头,疑似驾驶尼桑车离开,向110报警求助。她迅速指派城镇派出所前往现场,并根据车牌号迅速调取出周边沿途监控,经过长达4小时的视频监控回放查询,最终锁定了该车辆的去向,并成功找到报警人的妻子,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常星星不忘入警初心,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方寸接警台,始终热爱,耐心细致的处理好每一起警情,她深知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每一次准确的调度,都关系到县城的安全与稳定,专与精是她的职业追求。
在接警员徐亚利看来,每一次电话铃声都是一份信任与托付。从事接警员工作10年来,她累计接听报警电话 30240余通,处理各类警情12096余起,平均每天接听电话21通。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嗓子沙哑是常事,但她始终保持热情与专业。
徐亚利
那是2024年某天的傍晚她接到报警:一名女子报称其家属某某给家里人打电话自称在延安市,喝了一瓶白酒后服用了两瓶头孢,并且安排后事,有轻生念头,目前家属正在驾车赶往延安市,无法确定具体位置,请求公安机关的帮助。接警后,她立即联系市局技侦部门对疑似轻生女子手机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公安大数据平台对其身份进行核实,经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努力,最终锁定了该女子的具体位置,即时将其送上救护车救治,将该女子从生死边缘拉回。这份工作要求时刻保持专注,精神高度紧绷。接警员徐亚利,爱岗敬业,始终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声音传递希望,虽然没有冲锋在一线抓捕罪犯的惊险刺激,却在小小的接警台前,用平凡铸就非凡,成为守护县城的坚实后盾。
在平凡的接警岗位上,接警员杜林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每一次电话接听中,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守护着县城的安宁。
杜林娜
2024年某天凌晨,县城陷入沉睡,110指挥中心却灯火通明。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接警员杜林娜迅速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名年仅16岁的男孩带着哭腔称其因不堪生活压力的重负,对生活感到绝望,内心十分痛苦,甚至产生了从天台一跃而下,结束生命的极端念头。多年的接警工作经验告诉她此刻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于是她一边用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安抚着男孩的情绪,试图让他从崩溃的边缘冷静下来,一边争分夺秒地将这一危急警情同步派发给城镇派出所和消防救援部门,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起初,男孩因内心的恐惧和抵触,不愿透露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无疑给救援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困难。但杜林娜始终保持冷静,她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挂断电话,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轻声细语地开导着男孩,给予他最真挚的关怀与倾听,让男孩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视。在长达二十几分钟的交流后,男孩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心扉慢慢敞开,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具体位置。她迅速将男孩的位置信息精准地传达给派出所民警,一个年轻的生命得到挽救。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行动,在接处警民警的共同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