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我爱我院丨全心全意促健康 ——兰海翔:行医一时 鞠躬一生 不求闻达 但求利人

2023-07-04 19:15:38    来源: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订阅号    


图片图片

一袭白衣,肩负使命

从身着这神圣衣服的那一时刻起

肾内科

兰海翔医生

便被赋予了“责任 爱心 奉献”的使命

图片

图片


兰海翔,副主任医师,肾脏内科副主任。在长治二院工作17年,曾在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现任山西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血液净化通路学组委员会委员,长治市血液净化通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治市医学会肾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者仁心 敬言“肾”行




由于当今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心理调节不够等诸多因素,长期反复、迁延不愈的慢性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出乏力、浮肿、腰酸背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慢性肾病发展下去,50%——80%的患者可能因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而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图片


对于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患者来说,他们的“肾”行之路,既漫长,又艰辛。他们历经艰难的心理历程,求医路之坎坷,但不幸的是,很多病人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从此血透室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血透医生护士也练就了一身的抗压、解压本领,随时准备好为他们排忧解难。

“兰医生,郭小红现在透析的血流量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的血液透析。”透析室护士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异常,立刻通知兰海翔医生。他仔细检查内瘘情况,判断内瘘暂时失功,立即回血下机,给予手法恢复,揉—按摩—听诊,如此反复,直至内瘘情况稳定,嘱继续行血液透析治疗。但兰医生还是担心患者回家后内瘘再次出现问题,因为对于血透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线”,不容小觑。在患者结束治疗后,兰医生再次检查内瘘情况,并千叮咛万嘱咐患者内瘘修复后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下次能够正常透析。


图片


“兰医生,患者杨某打电话说醒来后自觉内瘘处疼痛,现在正在来医院的路上”某周日凌晨4点接到值班护士的电话,在家休息的兰医生立即赶到医院。检查患者精神紧张,内瘘侧胳膊疼痛、触摸冰凉,搏动减弱,测量生命体征平稳,考虑:患者睡觉时压迫内瘘肢体时间过长,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内瘘失功。他安抚好患者情绪,立即给予药物溶栓,手法按摩局部,保暖。通过一系列治疗,患者内瘘搏动明显,胳膊温度回升,局部无痛感,看到患者的内瘘功能恢复。直到此时,他为患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时窗外已然亮了起来,他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到了第二天的工作中。


图片


关于内瘘失功的案例,他处理过无数例,上班时加班是常态,晚上也随叫随到,还有的是节假日,他舍掉休息毫无怨言的为患者治疗,真正为患者的血管打开了一条“绿色通路”。




风雨共晋 一脉相承



图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去年10月兰海翔医生接到援朔通知后,他与家人进行了简单的告别,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援朔之路。这是他第一次支援抗疫前线,而且是日思夜想的家乡朔州,他也深知“没有独善其身,唯有众志成城”。当时的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比以往更快,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全队上下高度重视、坚定信念,始终绷紧思想认识这根“弦”。作为一线的医务人员,在每次穿脱防护及交接时尤其小心,这是与病毒最接近的时刻,只有将各自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他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能有丝毫松懈,认真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经过兰海翔医生诊治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了康复,通过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仓内清零,于12月14日安返。后来每每提及,他仍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行医一时,鞠躬一声,不论何时,只要患者或者组织需要,定首当其冲。 


图片


 兰海翔医生是我院临床科室的一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一个缩影。他回忆起在18岁懵懂的年纪时,立志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便成了他追求的目标,在他的夙愿实现时,“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成了他作为医者的人生信条。他对工作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何尝不是我们二院人的精神;不忘初心,一切为了患者,这同样也是我们所有医疗卫生的精神;“大医精诚 救死扶伤”亦是我们毕生之所求,做好二院人、用心救治每一位患者是每一名医生一生的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长治二院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与治疗》直通大医院回放

学术前沿 ▏“2023毛发医学论坛”第一轮通知

出诊信息 ▏长治二院7月3日—7月9日门诊医师出诊表


图片

撰  稿丨卞  晨

编  辑丨卞  晨

审  核丨雷  赫


图片


[责任编辑:曹炜君]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