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搭建科学和社会跨界沟通的桥梁 让科学精神中国行

2018-09-29 14:35:00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刘婧婷)近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会场,一面写着“科学精神中国行”的红旗,经著名量子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与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之手,共同传递到北京大学学生代表手中。“科学精神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据介绍,本次活动将召集科学家,开展一系列与科学相关的主题宣讲和线下活动,旨在为科学与社会搭建跨界沟通的桥梁,让科学特别是新时代的科学精神走进高校校园和各地科技馆、走向新青年和大众。

刘亚东在主旨演讲中说:“科学的发展须臾离不开批判质疑。四百年来,伴随着对重大科学理论的不断颠覆和革命,科学一路前行。科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而批判质疑是其精髓。普遍而言,当前中国科学界一方面缺乏批判质疑国内外同行的能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又缺乏接受他人批判质疑的气度和胸怀。这也表明了弘扬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必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谢国明发表演讲时指出:“五四先贤率先打出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中国的先进分子终于走上了自觉寻找和武装科学和科学精神的道路。但科学精神迄今仍未深深扎根中华大地,也未成为中华民族塑形定性的基因。面对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科学精神仍然显得十分孱弱,弘扬科学精神是当下十分重要的任务。祛邪才能扶正,媒体既要加强正面宣传,也要揭露错误倾向,特别是要防止蒙昧主义和神学迷信、技术至上和科学主义两种倾向。”

光明日报前副总编辑刘伟表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是媒体人的责任。新闻的生命是真实,科学精神与媒体人精神我认为是一致的。目前中国的发展正处在爬坡的阶段,制约我们国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科学技术还被别人攥在手里,我们还随时随地受到打击和封锁,我认为科学技术可能暂时受制于人,但科学精神不能受制于人,科学精神不仅仅是科学家才具备,也不是科学家的专利,科学精神应该是一个文明国家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潘建伟教授强调,“科学精神中很重要的是批判和质疑。爱因斯坦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随后量子力学又进一步地颠覆了原来爱因斯坦深信的决定论观点。从这种角度上来讲,科学是演进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权威,所以科学非常需要质疑,需要审慎的批判精神。”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潘建伟教授的回答是,“功利的文化氛围无法滋养需要沉浸在科学探索中的知识分子,一方面,要回归到传统文化中的从容和淡定,另一方面,在科学实践中要摒弃中庸之道,不要一团和气,要敢说真话、实事求是。如此再过几十年,一定会培养出顶尖科技人才,孕育出让知识分子引以为傲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髓。”

“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创始人、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演讲时提出,科技体制对中国特别是科技发展非常重要,科技体制改革秉承的科学精神应该有两点,一是首先要认可改革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二是改革是否阶段性到位,要看这种体制是不是真正支持了有德、有才、有能的科技工作者,有效地开展科技工作。希望在‘科学精神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中,科学家与媒体和公众一起探索科学,一起探索科学能否成为核心文化。当今社会,弘扬科学精神绝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还关乎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

与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同期举行的圆桌论坛上,潘建伟、谢国明、刘伟、饶毅和刘亚东共同深入探讨了何为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科学共同体应如何提升自洁能力,以及媒体人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中的角色与作用。现场观众提问踊跃,与嘉宾频繁互动。活动期间,科技日报社与知识分子共同发布了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破局与变革——中国科技的升级之路》。四十余篇曾发表于《科技日报》头版专栏的,由科技届知识分子撰写的文章,现结集出版。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