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柴烧作品巜奇石与蜗牛》的组合创作有感!
一,苏轼画的蜗牛和孤木《木石图》引起的创作思路。
苏轼也画一幅以形为蜗牛的的奇石和孤木组成的《木石图》,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枯木怪石图》的创作是在北宋所画的,当时的苏轼在徐州担任太守,其实也是苏轼被贬之后画得,从《枯木怪石图》中看得出苏轼当时的那种非常抑郁的心情,的确这幅画看似很简单,无非就是一块形如蜗牛的巨石和一根树木,当时这幅画却在2018年的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中拍出了4.636亿港元的天价。
二,奇石与蜗牛的精神。
(一),奇石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石头形容什么样的人和精神?
奇石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奇石是一种平凡的物体。显示沧桑的轮回。在尘世正直无私。
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安于现状,虚心向上的精神,要坚持有一天能变成坚硬的石头,我们永远渴望有一天我们的权利得以实现。
奇石有好的品质.它们都将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没有玉石的秀美柔和,金子光芒,但石以砥焉,人家筛都不筛,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恐惧,射石饮羽饮隐没羽箭尾的羽,岩石的品质坚忍不拔。
无论人们怎样踩它或是砸它。坚如磐石。在人生旅途上永远把我们追逐,非常稳固。钻石的夺目,安如磐石磐石大石头,坚硬的身躯随处可见。
钟灵毓秀、鬼斧神工形容石头的成语,形容石头很美的句子,不管是小石头或是大石头。剖璞取玉、那不平的棱角。路是石头铺成的,灰色的身影在阳光下投入一片阴暗。机遇。看你从哪个方面写把勇于直面困难,平凡而伟大。不追求华丽的外表,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放弃自己。瞧那风风雨雨,象征着顽强不屈。石头有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
(二)蜗牛的精神。
俗话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蜗牛是寡言不争、忍辱不辩的修身人。老子《德道经》中之言:“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更高境界。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意无留,望天空云卷云舒”。学会“不争”就意味着拥有了一种人生大智慧、大天空可以保护蝴蝶,但是天空也有不再蓝的那一天,也有阴雨天。土地可以保护蚯蚓,但是土地也有被破坏的一天,也免不了被人类的污染的命运,可是蜗牛呢?他们自己身上的壳永远不离开自己,那个壳永远不会被污染,所以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与其等待别人的救助,不如自己先自救。境界、大格局;但是“不争”,不是高高挂起。而是一种踏实淡定的人生姿态,是一种宽怀博大的心胸,是一种健康自然的人格。
三,这样组合作品让我感悟到了;人生如能同奇石一样自然坚强加上如蜗牛一样踏实淡定,难道这样人生不就是我的追求吗?
《蜗牛》的精神里面永不放弃,梦想准会实现无论干什么事情需要一步一步得走,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学会抓住时机。要多学习,不然就会错过版很多有价值权的事务而不自知。
蜗牛的精神,相信大家都见过蜗牛吧,在墙角下、在草丛里、在石缝里随处可见这种不起眼的生物.蜗牛其貌不扬,可它却有自己的原则,即使知道自己爬得很慢,却依然一往直前,从未想过要放弃.耍学习它知难而进,永不放弃!有一种坚持的精神叫蜗牛精神!蜗牛,小小的身躯却背着一个重重的躯壳,那个躯壳就伴它随处漂泊的家,遇到困难时只有那个家能保护它,蜗牛移动身体仅靠肌肉的蠕动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它为了保持身体的湿润,又不断的分泌水分出来,地上会留下移动的痕迹,这样就增加了移动的困难;再加上身上的“房子”,压力比较大,所以它得慢慢爬,虽然蜗牛背负着重重的壳,迈着艰难的步履,却一步一个印记。
蜗牛一寸寸地爬,每一寸皆是突破;做人就要学习蜗牛往上攀爬的精神,保持快乐;永不气馁;
那么如奇石也要无私奉献,无论是山林水涧还是戈壁沙滩,都有奇石遍布;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雷闪电鸣,奇石都不曾惧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奇石吸收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在寂寞中塑造自己的精彩,再等待中遇到赏识的“伯乐”,将沧桑的历史印记和深远的意境奉献给观赏它的人。(中科探 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