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挑选星级酒店一样,未来,选择养老院也可以参考星级标准了。
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国标”——《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正式实施,近3万家养老机构将迎来一次“星级”大考。
业内人士认为,评定标准的发布填补了以往的空白,既能够引导养老机构规范发展、提升服务,也能够为消费者选择养老机构提供参考。
数量质量缺口大
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孟楷,最近正在给65岁的母亲寻找养老院。
“我们夫妻俩工作太忙,母亲身体不太好,她自己也想找一个靠谱的养老机构住下来。”孟楷说,他利用周末的时间考察了不少养老机构,但想找到条件优渥、价格合理的养老机构并不容易。
孟楷的母亲是中国1.7亿老年人中的一个。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1.7亿,其中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约有4000万人。在我国“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养老机构是老年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随着老人“空巢化”的加速,机构养老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关系着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数量方面,截至2018年底,我国注册登记养老机构已达2.98万个,机构床位392.8万张。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老床位需求数达750万张,需求养老机构数约4.8万个。现阶段,养老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能力还有不小的缺口,即便是在财力较为雄厚的一线城市,床位紧张也是普遍现象。
在质量方面,由于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养老机构质量建设缺乏规范化引导,社会对养老机构的质量评价也缺乏依据。因此,此次发布的养老机构评定“国标”可谓恰逢其时。
五星养老院入住率要过半
与星级酒店的评级标准类似,根据《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养老机构的评定也被划分为一级至五级。级别越高,表示该养老机构在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越强。养老机构申请等级评定需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具备有效执业证明、一年内无责任事故发生等。
在具体评定内容上,标准设置了40个不同分值的打分项,如交通便捷度、院内无障碍、出入院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台的标准对于不同等级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五级养老机构入住率应超过50%,此外还应提供康复服务、教育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等。
孟楷说,有了星级评价标准,对养老院的选择就更有针对性了。“之前我比较担心养老机构对外展示的和内部实际情况不一样,以后有了星级,就可以根据养老院的服务内容和质量、价格等标准为老人挑选了。”他说。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李邦华处长此前表示,标准的设立“有一个统一的尺子衡量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设置5个级别并不意味着鼓励所有的养老机构都去做五星级,而是要追求差异化的发展,做自己适合的等级就可以了。
推动优胜劣汰良性竞争
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有望推动养老机构的优胜劣汰和良性竞争。
山东省某民办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宝贵机遇。目前,养老机构市场存在着公办机构床位难求、民办机构床位空缺的难题。实现标准评价后,有望帮助化解民众对民办医疗机构不信任的问题,鼓励更多老人选择优质的民办养老机构。
也有养老机构表示,等级评定的有效期为3年,意味着养老院的评级不是一劳永逸的。标准的出台让老人和儿女对养老机构的软硬件水平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同时也可以促使养老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指出,解决养老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政府应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充分发挥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作用,放宽行业准入门槛,明确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据悉,目前养老机构等级国家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确保养老机构基本服务质量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等级管理应成长效机制
根据规划,我国将力争在省域范围创建一批五星级养老机构、在市域范围创建一批四星或三星级养老机构、在县域范围创建一批二星级养老机构,发挥等级评定示范效应,推动形成养老机构等级管理长效机制。
此前,已有部分省市启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星级评定工作。今年1月,北京市对全市的养老机构开放评级申请,其中申请三星级(含)以上的养老机构,须参照国家和本市养老机构服务相关标准,建立适用于本机构的、较完善的服务业标准体系,且有效运行6个月以上。
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养老机构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有所不同、衔接不够。受访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认为,此次国家标准更侧重于服务,而地方标准则更注重硬件建设。
有关专家建议,该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明确养老服务监管责任,依法依规制定权力和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的标准,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