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滨和社区,看到有数个深蓝主色、外观简约、酷似凉亭的“驿站”。而贴在“驿站”的各类宣传内容,清晰表明这是一处垃圾投放点。但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很难让人一下子把它们和垃圾投放点联系起来。
垃圾投放点为何却没有垃圾桶?滨和社区工作人员周瑜这样解释道:
“因为这是定时投放点,过了投放时间师傅就会把垃圾桶推到集中投放点清理,并冲洗定时投放点,保持干净整洁的外观。”
那么如果有人想在规定时间外投放怎么办?定时投放点的循环语音播报会这样告诉他们:
“现在非垃圾投放时间,请您移步至科创公寓24小时垃圾投放点,垃圾分类人人有责,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有雨棚、有语音播报机、有洗手池、有摄像头,配合其充满科技与时尚感的外观设计,这个垃圾投放点充分体现了其“现代感”。
据介绍,整个滨和社区三个小区,原设有24个垃圾投放点。自2022年1月份起,社区的投放点数量由原来的24个缩减至8个,且全部由这种新式的垃圾投放点取代。一下子大幅度缩减垃圾投放点数量,不管是对于居民的垃圾投放,还是物业的管理工作来说都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有的居民需要走一段距离才能达到投放点;物业需要更加频繁地清理投放点的垃圾桶,避免垃圾堆积过多影响小区美观。
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式投放点投用前,社区就通过社区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组织志愿者等方式,挨家挨户上门宣传。
“虽然只有8个投放点,但是每个投放点的位置,我们都是经过充分考量后选出来的——既不会太靠近居民楼,以免垃圾臭味引起居民反感,也不会距离居民楼太远,以免有的居民对定点投放产生抵触心理。而且每个投放点辐射的居民楼数量均衡,充分保障了每栋的居民都能用差不多的时间达到投放点。此外我们尽量让这些投放点处在小区的边缘角落,最大程度保证了小区的整体美观。”
此外,在非投放时间会有物业人员每隔一小时在小区内巡视。在投放时间,物业人员也会及时查看各个投放点,将投满的垃圾桶推走。
除了定点投放,保证小区整体美观外,滨和社区还有不少辅助措施——在“三增两减”的基础上创新了“333工作法”。
“三增两减”,即增人员、责任、考评;减点位、时间;“333工作法”即善用网格力量、青年力量、共建力量。坚持三条原则,暴露问题后定人定责解决,常规问题由楼廊议事会解决,疑难问题由社区牵头协商。做好三项反馈,专人负责,保信息畅通;做实监督反馈,促整治有实效;做好激励反馈,保治理常效。将小区网格化,压实各网格员责任,同时对各个网格展开考评。
随着这些新式的投放点投入使用,滨和社区的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原本垃圾都是堆积在居民楼下,非常脏乱,现在整个小区你也可以看到,居民楼下已经看不到垃圾了。”周瑜说道。(图文由滨江区西兴街道滨和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