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数字广西的过程中,人才的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应如何均衡,才能获得最大效用?”近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桂林分论坛上,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灿龙提出了这一值得探讨和思辨的问题。
近年来,数字经济风起云涌,各地都在抢占数字经济这片蓝海。2018年8月,广西对数字广西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全区数字经济总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广西成为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国际合作示范区。
“广西数字经济在全国,甚至是西南地区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没有实力强的本地企业、严重缺乏人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是广西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几个困难。”广西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谢勇说。
张灿龙认为,“人才、技术、产业是实现建设数字广西这一重要战略的三驾马车。广西人才支撑能力不足,从区外引进一些高端人才,能带来新的理念、技术和发展模式,但这些外部引进的资源也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培育和发展区内已有的人才,虽然可以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但无法注入新的理念和技术,存在近亲繁殖,不利于优化升级”。
其实,广西的问题也是全国很多地方面临的共性问题。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人才资源如何均衡配置?待遇与环境,哪个更能影响人才的去向?
“待遇与环境都很重要,比如一所地方大学想要建立全世界最好的科研高校,但是目前经济能力有限,就算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科研环境,也不够吸引人才。所以既要考虑给科研工作者经济上的待遇,也要给他们提供好的科研平台、科研交流环境。”中科国鼎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鹿泽光说。
鹿泽光还提出,外引人才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引进人才建设好本地的团队,培养更优秀的本地人才。可能外引人才会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离开本地,但是智力资源留下来了。
“华为当年跟思科合作,为思科做代工,同时也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研发新的技术,慢慢独立起来,走向成功。所以在数字广西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人才,发展自己的企业。”以华为为例,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辉认为人才应内部培养。
如何才能留住自己培养的人才?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敬超建议,“引进人才之后,要提供更好的科研或者创业平台、更灵活的政策,发挥他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