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良渚水坝发现者王宁远:申遗成功是水到渠成

2019-07-15 14:20:56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从1936年发现一些石器、陶器等实物开始,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工作就此拉开序幕,迄今已历经83年,整整4代考古人参与其中。高高瘦瘦、戴着眼镜的王宁远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也是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团队的核心成员。

在良渚古城的外围,有一套以高坝、低坝与塘山长堤3部分组成的水利系统。这套水利系统的发现,为良渚古城的申遗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王宁远正是这套水利系统的主要发现人。

7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对王宁远进行了专访。采访当日,申遗成功的兴奋已然淡去,坐在记者面前的王宁远,显得很平静。在他看来,申遗成功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早在十年前,良渚考古团队所发掘的内容,就已足够支撑申遗了。”王宁远低声笑了笑,说道:“其实,考古人真正激动的时刻,不是在申遗成功时,而是在发现遗迹的瞬间。”

为干考古恶补计算机知识

1990年,王宁远从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随后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部经历了一次机构调整,在科室与研究人员双向选择的过程中,王宁远选择投身于良渚考古工作,成为了良渚古城考古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良渚第3代考古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在从事良渚考古工作之前,王宁远参与了该研究所标本室的筹建工作。筹建期间,他利用工作间隙恶补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当时,我意识到计算机会是未来工作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上大学时学的是BASIC语言,而当时普遍使用的是Windows,旧有知识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今回看,当时积累的软件、数据库方面的知识,为后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说。

2002年,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仙坛庙主持挖掘工作时,王宁远就开始采取用数码相机这一科技手段去矫正绘图,还自己编制了一个方便实用的桌面端考古数据库,可以自动生成考古报告资料文本。

2009年时,王宁远又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运用这一方面的知识,他把良渚古城的地图制作成数字地形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成功发现了良渚古城的外郭城结构。

而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水坝,更是王宁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发现的。当时,他总是先在电脑上观察卫星照片找到线索,而后才去调查发掘。

既做专家又做“杂家”

回忆多年的考古工作,王宁远认为,他的考古经历与其他学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对专业之外的知识也很感兴趣,并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一线考古工作中。

王宁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今做考古研究要涉猎多领域的知识,需要和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绝不能单打独斗。“我很容易就能和不同领域的合作者产生共同语言,和他们交流,能拓宽自己的眼界,这也是多领域交叉的有趣之处。”他说。

“考古不仅是考古学家的考古,而是所有学科、所有领域的考古。当你揭开历史的面纱时,你揭开的其实是一个古代社会的缩影。考古就是将你带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你需要触类旁通、涉猎广泛,才能读懂它。如果只懂考古,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事考古学研究,既要‘专’又要‘杂’。”王宁远说。

考古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工作,大多数时候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鲜少有镜头下的闪光时刻。王宁远说,自己大学班里的15位同学,现在只有他一个人还在野外从事发掘工作。一直激励他不断前行的,正是内心的热爱。

“这项工作并不一定适合大多数人,如果不是极其热爱,那么一定会做不下去的。但同时,考古又有很多其他工作不具备的属性。”王宁远说,考古的过程就像“破案”,与很多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同,它并非一成不变,有时能收获意外之喜。

[责任编辑:张倩]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