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怎样告别纠结的自己

2019-04-02 11:15:31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怎样告别纠结的自己?

生活中有太多让我们纠结的事,比如放了假是去玩还是窝家里,工作是辞还是不辞,是继续当大龄单身还是奔赴相亲……为什么我们会陷入纠结的漩涡中,这背后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又有没有解决之道呢?

纠结源于自我与社会的冲突

笔者自己也时常有纠结之事,比如写文章,会为选什么题材、用什么文风纠结好久。其实,不管是工作、婚恋等人生大事,还是日常小事,每一个看似难以解决的纠结背后,都隐藏着我们的内心冲突。

纠结背后最大的冲突,是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冲突,通俗来讲就是:做自己还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作为有机体,自身拥有一种自我评价的能力,它不依赖于外在标准,也不依赖于理性,而是基于自身产生的满足感作为评价参考。

比如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知道自己更喜欢安静的独处,而不是喧哗的社交。但是,即便你只想安安静静地当个美男(女)子,工作环境要求你要多社交、多自我营销,家人朋友也认为你需要更外向些。于是冲突产生了,你既认同“外向的人更有前途”这个社会评价标准,同时你又想坚持做安静内向的自己,于是你在要不要改变自己性格这个问题上来回纠结。

如果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但是作为社会人,我们不仅活“自我”这一个角色,还要活多种社会角色,在个性化和社会化之间,总是存在各式各样的冲突。比如你想要单身,但父母要求你必须结婚,于是你纠结了;你只想做个知足常乐的人,但社会却要求你更优秀更成功,于是你进退不得。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面临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冲突,有些人内心坚定,能够很好地处理两者的矛盾。但有些人却活成了对什么事都容易纠结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要如何取舍如何抉择。是什么造成了两者的差别呢?容易纠结的人,其深层的心理原因要追溯到小时候被父母对待的方式,如果父母不允许一个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孩子就只能够表现父母期待的样子,他的内心就是冲突不断的。遇到事情,他内在总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是自己真实的声音“我想要这个”,另一个则是父母的声音“不,这个不适合你,那个才是对的”。

面对选择不再举棋不定

适度的纠结可以让人更谨慎,但当纠结变得过分时,就会给人带来想破脑袋也无解的压力。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或者减少纠结的产生呢?

了解自己

倾听内在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纠结。了解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些是父母和社会要求的,这样会指引我们找到纠结的原因所在,更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取舍。

容忍矛盾性

著名精神分析师卡伦·霍妮在《我们的内心冲突》一书中说,幸福总有中庸之道。这个中庸不是和稀泥、打太极,而是一种妥协的能力、平衡的能力、整合的能力。从个性的角度,我们很容易认为妥协是一种自我牺牲式的退让,然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做自己又要符合社会要求,妥协总是相伴相随。这种“妥协”,是一种能够容忍矛盾性、整合矛盾性的心智成熟。纠结是因为有冲突、有矛盾,如果我们有更成熟的内在智慧去处理冲突和矛盾,纠结也就化解了。

理性抉择

假如实在无法容忍矛盾,那么就需要做一个选择。做选择是件不易的事,因为选择的过程就是失去的过程,而失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不管多不舍,都需要我们去做选择,并为选择负责,买定离手不要后悔。实在不知道怎么选,可以试着做问题解决训练:讨论多种方案,然后分析每种方案的利弊,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随心随性

做了这么多理性分析,还是纠结怎么办?就需要我们向内去寻求答案,不断反思和探索自我: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我想要什么?是他人眼中的“好”重要,还是自己内心的安宁更重要?如果依然纠结,那就跟着感觉走,随心随性。

终极解决方案

假如以上方法你都试过,还是纠结怎么办?那就接受纠结的自己吧,时间会给你答案,1天不够,还有1年、10年、20年……且有些纠结具有年龄特征,17岁让我们纠结的事,现在想来也不过莞尔一笑了。过了某个阶段,那些曾经的纠结,即使依然没有答案,也已无需纠结,因为答案如何并不重要了,时间会治愈一切。(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