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九位委员不约而同话双创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迎来最后一场“委员通道”。
9位委员,用将近一个小时,话创新创业创造。他们从“新经济”聊到“农民工社保”,从“粤港澳大湾区”谈到“两岸一家人”。当最后一组委员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离场,主持人说道,我们明年再会。
创新 提供新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委员通道”上,给公众上了一课——何为新经济。
“过去,很多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消费者导向,如支付、社交、购物。我认为,未来数字经济将逐渐由消费者导向转为生产者导向。”这是因为,产业升级需要数字经济赋能;而以5G、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强动力。
这样的转变,会对人才需求产生什么影响?
白重恩分析,消费者导向时,很多应用可以通用;但生产者导向时,应用需要专用。“这就使得对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增多。”从本质上来讲,针对每一个生产场景,都要设计相应的数字经济应用,也就呼唤既懂技术也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和企业接触后发现,这类人才我们还相对短缺。”瞧,委员也为年轻人指出了一条未来发展方向。
经济形态上有创新,技术应用上同样要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李晓鹏近几年一直关注垃圾焚烧发电,对环保产业可谓情有独钟。
“我们每人每天生产生活产生垃圾大约一公斤左右,用填埋的方法处理这些垃圾,一年要占用50多个西湖!不仅浪费土壤资源,还造成地下水污染。”李晓鹏说,所幸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已经迈上新台阶。
当前,垃圾围村、秸秆焚烧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两大难题,如何走出一条生活垃圾和秸秆焚烧一体化利用的新路子?
李晓鹏介绍,光大集团去年尝试在安徽凤阳投资了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当地人称为“发电机”“净化器”和“钱袋子”。“中国已经培养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垃圾发电企业,掌握着先进的垃圾发电技术。”李晓鹏说,国际上规定,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排放标准为每立方米0.1纳克,而中国公司的二噁英排放含量可以降低到每立方米0.01纳克。“我们愿意加大对垃圾发电产业的投入,让我们从垃圾的受害者变成垃圾的受益者,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创业 正是好时候
讲了创新,也有委员说起了创业。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黄立在创业路上走了20年。他带领团队在红外“千里眼”技术上埋头耕耘,实现了自主可控,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经,这一技术为非典防控立下汗马功劳;未来,它还能在汽车的智能驾驶、刷脸支付、物联网智能家居和消防、电力、公安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坚持创新,心无旁骛,为祖国做实实在在的事情。”黄立说,支撑民营经济走下去的动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敲锣打鼓得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回答问题时,他还为武汉光谷打起了广告,说那里鼓励创新和冒险,也能容忍失败,是很多年轻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看来,香港的年轻人,也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大潮中,找到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
他坦言,在一部分香港年轻人心中,因为没有亲身体验,感觉和大陆距离遥远。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了年轻人全面立体了解国家的机会。
现在,随着高铁的开通和港珠澳大桥的通车,香港年轻人去广州天河、深圳福田,就像去旺角、铜锣湾一样方便。“他们可以去吃、去玩、去看,还可以在大湾区多交朋友、多听故事。”
更重要的是,大湾区还可以为香港年轻人创业逐梦提供帮助。
就在前不久,他所在的学校和华润集团联手推出了梦想创业培训计划,旨在利用集团在大湾区的产业资源,结合学校在人才培育方面的优势,帮助有志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事业的香港青年创业圆梦。“等到年轻人看到身边人在大湾区的转变和成功,他们就能很容易产生共鸣,不会再有‘外人’的感觉了。”陈卓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