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首届科学大数据管理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2018-12-03 13:22:46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首届科学大数据管理国际会议于北京召开。会议以“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为主题,旨在探讨大科学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大数据驱动发现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关键技术,为培养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收集意见,并促进大数据科学的普及。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Barry C. Barish被称为“引力波”之父,因为建设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并将其灵敏度提高到可成功探测引力波的水平,2017年他与另两名科学家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

“我们正在努力对LIGO装置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和升级,增强设备探测精度,希望下一代探测器能够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且让引力波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和观察宇宙。”Barry C. Barish表示,随着LIGO精度的不断增加、及新技术的推出,未来或许可以观测更多的空间。

“从斯隆数字天空测量和哈勃深场开始,天文学已经进入了测量时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杰出教授Alexander S. Szalay是数据密集科学研究所所长,致力于星系空间分布和星系形成的统计测量。他表示,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将打开时域,并带来庞大的天文数据,数据量急剧上升又将会给数据管理带来新的挑战。Alexander S. Szalay认为,需要重新审视长期的数据管理,确保搜集的数据能够在其有用的生命周期中安全地保存和分析。

首届科学大数据管理国际会议与会嘉宾留影。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CWI和MonetDB Solutions等发起,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具体承办。来自不同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数据政策和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机器学习发现、地球大数据、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议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中科院十三五信息化“科学大数据工程”等的支持,项目参与人员也在会上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分享,相关成果在科学数据驱动的创新发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