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 通讯员 曹刚瑞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灾害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长治一中围绕主题开展了涵盖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疏散演练、急救培训的系列活动,全方位提升师生安全素养。 5月12日上午升旗仪式上,155班同学马伊伊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题作主题发言。她结合近期全国防灾减灾典型案例,呼吁全体师生做到"三主动":主动学习应急知识、主动参与隐患排查、主动掌握自救技能,用实际行动践行"安全无小事"的理念。 主题班会:筑牢安全认知根基 1 5月13日学校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案例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带领学生识别教室电路老化、走廊堆放杂物等校园常见隐患,还利用课件、动作示范等方式为学生讲解地震自救知识与方法,从演练的程序、信号、路线、纪律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逃生方法,同时教育学生遇到地震不慌张,在撤离时听从指挥,团结互助。 疏散演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2 安全重于泰山,为确保本次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活动成功有效开展,学校安稳科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细致地制定了疏散演练方案和疏散路线。 5月13日下午五点十分,急促的长声警报响起,演练正式开始!各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进行就地避险,同学们立即用书本或手护住头部,躲在课桌旁避险。 大约1分钟后,疏散警报拉响,班主任立刻组织学生有序、快速地向操场撤离。 各班班主任负责管理现场秩序,在指定位置清点人数,确保所有学生安全逃生。 长治市防震减灾中心四级调研员李芳对本次防灾减灾疏散演练进行总结点评,肯定了大家面对紧急情况的迅速反应及有序的组织,强调了在逃生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号召同学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掌握在危机情况下机智逃生的本领,并积极向家长、朋友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 急救培训:提升急救实操水平 3 5月13 日,学校特邀市二院急救科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专家通过人体模型演示,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操作要点(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创伤止血包扎的规范步骤(环形包扎、螺旋包扎等),并针对校园常见的运动损伤(如踝关节扭伤)、异物卡喉等场景,示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培训中,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专家逐一纠正手法——"按压位置应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海姆立克法要注意手部力度",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黄金4分钟"急救技巧,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 通过本次防灾减灾疏散演练与应急救护培训主题活动,提高了学校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灾难来袭时的自护自救能力。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长治市第一中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安全教育,狠抓安全日常管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障师生生命安全,进一步建立医校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推动医校紧密合作,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防灾减灾 2025 安全—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