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网常州8月26日电(杨黎 通讯员 常法宣 民三庭 赵雨波)为全面展现常州法院过去五年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情况,及时总结审判工作经验,今日下午,常州中院在审判二区3楼执行指挥中心召开发布会,发布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以高质量司法审判服务涉外、涉港澳台法治建设。发布会由该院宣教处副处长王利冬主持。
发布会上,常州中院民三庭通报了2020-2024年常州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情况。过去五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1090件,案件类型除了涉及国际贸易、跨境投资、知识产权、婚姻家事等传统领域之外,还逐渐扩展至涉及“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跨境电商等新领域。全市法院通过裁判、调解、释明等方式,有效地化解了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及该市“走出去”企业遇到的纠纷,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当事人信任和选择常州法院作为纠纷解决的首选地。
人民法院涉外审判工作是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营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年来,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全市法院围绕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采取了坚决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实施精品审判战略、打造能力过硬审判队伍、建立健全多元解纷机制、智慧法院赋能数字正义6大工作举措。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涉外、涉港澳台十大典型案例,对案例的裁判思路及典型意义进行了详细解读。典型案例涉及跨境贸易、域外法查明、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民事判决等多种类型,总结了相关涉外、涉港澳台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立场,充分体现了常州法院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决心。
就媒体记者关心的涉外、涉港澳台因素的认定、打造涉外、涉港澳台解纷更优选地、护航我市企业“走出去”、打造“一站式”国际商事多元解纷机制等问题,民三庭副庭长杨剑一一进行了回答。
案例目录
案例一 :进出口代理制度下,合同相对性的突破
——原告某纺织公司与被告某贸易公司、被告尹某、第三人英国某公司合同纠纷案
案例二:合同体系下外文多义词引发争议的认定思路
——原告某科技公司与被告某实业公司合同纠纷案
案例三:外方股东陷入长期僵局,国内法治下的争议解决
——原告德国某化学公司与被告常州某化学公司、第三人德国某进出口公司解散公司纠纷案
案例四:有查明义务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查明并提供域外法——原告汤某与被告郑某、被告维尔京群岛某公司公司债券权利确认纠纷案
案例五:国际经贸合作下,涉外定牌加工企业负有注意义务——原告某农业装备公司与被告某机械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案例六:享受招商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得擅自转让项目
——原告香港某公司与被告某运营管理公司、第三人某生物科技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案例七:请求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须遵守国际条约的规定——申请人俄罗斯某公司与被申请人某进出口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民事判决案
案例八 :司法权属于主权范畴,国外证据须主动收集保存——原告某贸易公司与被告某建设公司、被告陆某某、被告陆某、第三人某设备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
案例九:依法保护外商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原告瑞士甲公司与被告常州甲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案例十:调解时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坚定台商台企投资信心——原告某台资公司诉被告朱某某、被告彭某某委托合同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