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常州今年前十个月民生支出增长4.1%

2024-12-05 16:28:30    来源:常州市财政局    作者:吴文龙

华讯网常州12月5日电(通讯员 吴文龙)12月4日,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度财政运行及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据常州市财政局局长管华介绍,1-10月,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1亿元、增长2.6%,税占比85%、位列江苏第一。民生支出达487.7亿元、增长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77%。

16381009472911244_143.png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常州市财政部门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紧抓年度收入目标任务。全市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1亿元、增长2.6%,税占比85%、位列江苏第一。从行业来看,新能源贡献度持续提升,全市入库税收超亿元的93家企业中,31家是新能源领域企业。

财政支出加力提效并重。常州市财政部门围绕兜牢“三保”底线和“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等,把宝贵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 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3亿元、增长3.8%,其中属于行政运行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2.3%。聚焦民生实事紧抓落实,兑现民生“幸福账单”,1-10月民生支出达487.7亿元、增长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77%,持续擦亮美好宜居城市名片。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持续提升资金效能。常州市财政部门从专项资金管理、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综合发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专项资金管理清理整合为抓手,形成涵盖4大类19个领域52个专项的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专项数量较整合前下降近50%。

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持续健全保障机制。常州市财政部门出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区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确定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区共同财政事权范围,目前涉及13类42项。

加强财会监督管理,持续强化规范管理。常州市财政部门贯彻上级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构建“大监督”格局,制定涉及财会监督责任分工、检查纪律规定、结果跟踪落实和综合运用等制度,夯实全过程管理基础。同时,推动构建“五位一体”的财会监督体系,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

加速数字服务建设,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常州市财政部门探索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惠企利民财政资金“直达快享”改革,由市本级扩面推广至各辖市区、乡镇。1-10月累计直达兑付财政资金42.3亿元,惠及企业7024家次、人才75.86万人次。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实现全区域、全票种、全领域三个“全覆盖”。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2658家单位启用财政电子票据,累计开具财政电子票据2.35亿份,“指尖缴费”更便捷。

推动“两重”“两新”政策落地,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常州市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出台 “两新”方案,配套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地精准、资金补贴高效。在省市联动支持基础上,出台“龙城设备贷”财政贴息政策,其中给予2024年贴息贷款总规模50亿元,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技改融资支持。下达设备购置更新奖补资金超3亿元,惠及125个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技改投入72亿元。落实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保障,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提升政府投资效益。1-10月,全市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98.78亿元、涉及项目133个。

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持续释放产业科创新活力。常州市财政部门健全财政扶持政策体系,集成调用全要素政府资源,1-10月共投入政府科创资金近96亿元,推动产业聚力攻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发储送用网”产业生态全链条支持,统筹各级资金推动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助力推广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持续支持“青春留常”,1-10月兑付“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青春留常综合资助”3.2亿元、惠及近51万人次青年人才。成立全省首支新能源产业专项基金即总规模50亿元的江苏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1+3+X”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矩阵不断扩容,截至10月底累计投资项目450余个;市区两级国有资金出资设立主投新能源领域基金33支,已投资本地新能源项目91个、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300亿元。

强化“六个常有”建设保障,持续擦亮美好宜居城市名片。常州市财政部门围绕“六个常有”加大民生投入,精准保障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支持新增学位1.13万个,动态调整民生保障标准和范围,城乡低保标准增加至每人每月10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为年人均不低于103元。全省首推老年助餐跨县(区)共享政策,建立社区老年助餐补贴互认机制,助餐补助由市财政统一结算后与各辖市区清算,1-10月惠及超9万名老年人。深入推进“常有安居”行动,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便农支农政策力度彰显。

[责任编辑:杨黎]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