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常州公布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2019-08-03 09:28:33    来源:常州市统计局    

华讯网常州8月3日电(杨黎 通讯员:常统轩)今日,华讯网从常州市统计局网站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压力,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以及持续恶化的环境状况,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垃圾资源,减少垃圾处理量,改善生活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今后有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因地制宜制定监管与激励政策,并尽可能地提高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度和支持度,常州市社情民意调查与评价中心选取了全市16至75周岁之间居住在常州市城镇范围内的常住居民共2000个样本,开展了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一、常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存在问题

此次调查了解了常州市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日常行为习惯以及对未来强制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超九成受访者对生活垃圾划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有94.6%的受访者对生活垃圾划分有了解,其中,35.4%的受访者“只知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其他不了解”,43.8%的人知道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15.4%的受访者知道“有害垃圾,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的划分。仅5.4%表示“不了解”生活垃圾的划分类别。

分区县看,金坛区与新北区受访者生活垃圾划分的了解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7.9%、97.0%,而武进区、溧阳市的了解率相对较低,分别为92.4%、92.8%。

分年龄看,18—29岁与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了解率要低于全市总体水平(94.6%),分别为90.6%、91.5%。

(二)网络与电视广播是垃圾分类知识的最主要传播途径

虽然接触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近半数受访者主要是通过网络与电视广播途径知晓相关知识。其中29.9%的人通过网络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25.1%的人通过观看电视、收听广播,16.3%的人阅读报纸和书籍了解和学习,15.0%通过社区居委的宣传知晓,另12.9%的受访者则是在与朋友或家人聊天闲谈中得知有关知识。仅0.8%的人表示从未了解或听说过生活垃圾分类。

(三)约半数受访者尚未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

尽管绝大多数居民或多或少具备了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仅49.8%的受访者能够自觉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且47.9%的受访者有“废品换钱”的观念,不愿意将废品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中。具体来看,27.4%的受访者会将垃圾“分类放在指定垃圾桶”,24.8%的人则“随意扔进任意垃圾桶”,22.4%将“废品出售,其余分类后投放到垃圾桶”,还有25.5%会将“废品出售,其余全部投放到垃圾桶”。

分职业看,60.6%的在校学生有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自由职业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均有半数以上受访者会分类投放垃圾,而无业(失业)人员中仅37.8%的人能够实行垃圾分类。

在公共场合人们分类投放垃圾的主动性会相对增强一些。调查显示在公共场合中68.8%的受访者“看到周围有垃圾箱,分类后再扔进去”,30.5%的人“看到周围有垃圾箱,未分类就直接扔进去”,还有0.8%的人“如果没有看到周围垃圾箱,随便找个地方扔了”。与上文生活垃圾投放相比,在公共场合中能分类投放垃圾的受访者比例要高了19个百分比,这表明公共秩序会使受访者更能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更加主动分类生活垃圾。

(四)近八成居民会二次使用或改造有价值的生活垃圾

除了售卖废品外,部分受访者还会对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二次改造或使用。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会二次使用或改造有价值的生活垃圾,其中,8.1%的受访者“一直会”二次使用或改造有利用价值的垃圾,17.8%的人表示“经常会”,52.1%的人表示“偶尔会”。剩余22.1%的受访者则“从来不会”进行二次使用或改造。

分年龄看,18岁以下和30—44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垃圾废品的二次利用或改造率相对较高,分别有86.7%、82.5%的受访者表示“一直会”、“经常会”或者“偶尔会”;分学历看,有82.1%的本科生和81.9%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受访者会二次利用或改造垃圾废品;分职业看,在校学生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教文卫体)垃圾废品二次利用或改造率高于其他人员,分别为90.9%和83.8%。

(五)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绝大部分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有所了解,有废品出售和再利用的生活习惯,但尚未形成主动分类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所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

第一,市民对现已投入使用的分类垃圾箱满意率不高。调查发现,受访者对现在投入使用的分类垃圾箱的满意率为72.7%。具体来看,仅13.4%的受访者感到“满意”,大部分民众认为“还可以,有待改进”,占比为59.3%,另有27.4%的人表示“不满意”。第二,目前“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或者概念不清楚”,有25.2%的受访者表示对此困惑。第三,“垃圾分类没有详细的统一标准”使得22.4%的受访者对垃圾分类无从下手。第四,19.8%的受访者认为“社会的提倡和学校的教导力度不够高”。第五,18.4%的受访者苦恼于“社区没有为垃圾分类提供基本设施保障”。第六,11.6%的受访者不了解垃圾分类后的经济价值和重要意义,认为“垃圾分类无利可图,无人愿做”。另有2.6%的受访者表示还存在“其他原因”。

二、影响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

(一)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观原因

调查显示,22.5%的受访者“不知道如何分类”,22.2%的人觉得“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19.5%的人认为民众“缺乏环保意识”,15.7%的受访者认为民众“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15.5%的人“觉得麻烦”,4.6%认为垃圾分类“没有意义”。

(二)垃圾分类的社区宣传教育工作仍不到位

“不知道如何分类”、“缺乏环保意识”、“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等主观认识上的不足,充分说明了目前该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与教育引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中,社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主要阵营之一,能够零距离接触广大市民,直接有效地传播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与知识,而目前该市大部分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仍不太到位。调查发现,5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社区“有”进行宣传教育工作,41.0%的人表示“没有”,另有7.9%的人则表示“不了解”社区是否宣传过垃圾分类。

分区县看,金坛区的宣传教育力度相对最大,69.6%的受访者所在的社区有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教育,其次是溧阳市58.3%、钟楼区52.9%、新北区49.9%、武进区48.9%,而天宁区仅39.5%的受访者在社区内看到过相关宣传教育。

(三)部分区县分类垃圾箱供给不能满足民众使用需求

“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表明了现有的分类垃圾箱保有量不能有效满足民众需求的情况。调查发现,全市76.3%的受访市民表示居住的地方“有”分类垃圾箱,23%的人表示“没有”,另有0.8%表示“不了解”。分区县看,金坛区的分类垃圾箱保有量相对较多,有90.2%的受访者表示小区附近“有”分类垃圾箱;其次是溧阳市(83.8%)、钟楼区(79.5%)、新北区(78.3%)和武进区(73.3%),而天宁区中仅63.6%的受访者居住处设置有分类垃圾箱。

三、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根据常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以及影响市民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主客观因素的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合理设置分类垃圾箱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培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因此,在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前,首要任务便是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在培养民众垃圾分类意识的同时,需进一步规划好分类垃圾箱的分布设置。对部分地区,需增加分类垃圾箱的保有量,以满足民众使用需求;对已经设置了分类垃圾箱的区域,要考察其地点选择的合理性,在方便市民使用、提高使用满意率的同时,可以考虑利用公共场合对人们的“道德约束”效应选取相对开阔的场所建设分类垃圾亭。

(二)因地制宜制定各辖市区生活垃圾分类鼓励与奖惩政策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行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居民采取不同的鼓励与奖惩措施。调查发现,39.8%的受访者提议可以“对居民分出来的可再生资源进行有偿回收或赠送礼品或提供有偿服务等”,37.2%的人建议“对实行垃圾分类的家庭免费赠送垃圾分类袋,其他不分类的不免费”,15.0%的人认为应对“垃圾分类做的好的家庭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还有8.0%的人表示不清楚。

当问及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实施垃圾分类奖惩制度时,73.5%的受访者认为“可行”,20.8%的人认为“不可行”,另有5.8%则表示“无所谓”。分地区看,金坛区、新北区垃圾分类奖惩制度的可行率相对较高,分别有77.3%、76.0%人认为“可行”,其次是钟楼区73.1%、武进区72.4%,而天宁区、溧阳市的可行率相对较低,分别有72.0%、71.9%的受访者认为“可行”,最高与最低可行率之间相差5.4个百分点,差距较小。

(三)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制定差别化的收费标准

调查显示,该市80.7%的受访者支持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其中10.4%的人“无条件支持”收费政策,70.3%的受访市民表示“支持,但收费需要合理”。还有16.1%的人“完全不支持”该项政策的实施,剩余3.3%的人表示“不关心,无所谓”。分区县看,金坛区的支持率最高,占比为87.1%,其次是新北区(83.7%)、钟楼区(81.3%)、溧阳市(80.9%)和武进区(80.0%),而天宁区的支持率最低,仅为74.2%,与金坛区相比,两者相差12.9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悬殊。

(四)探索运用“大数据”与“互联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体系

目前,银川、广州等地已经开始探索“互联网+”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模式,联合高校助推垃圾智能化分类,规范资源垃圾回收市场,逐步构建垃圾分类全产业链运营方式。可学习借鉴相关先进经验,并依靠“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借助“智慧城市”、“数据共享”、“平台优化”、“智造产业”行动,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推进垃圾分类服务微信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引导资源垃圾回收市场的有序发展,推进环卫运收系统与资源回收系统“两网融合”,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的商业价值,引导居民将有价值的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的同时解决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投放问题,从而促进社区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责任编辑:杨黎]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