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抑郁症和性格有关么 九问题弄懂抑郁症

2018-09-10 09:20:58    来源:人民网    

抑郁症能治愈吗?

从事抑郁症心理辅导多年,我听到学员问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了。也许这也是你想问的,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什么程度的抑郁症,无论抑郁症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都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西方及国内有太多的临床及研究数据证明这一事实。我就是一个最好的抑郁症康复的例证,并且多年来,我也帮助了很多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朋友走出抑郁。所以,只要是在正确方法的治疗下,抑郁症是一定可以治愈的。

抑郁症好了之后还会像以前一样吗?

在我的个案辅导中,我从不会对抑郁症的康复做某种标准或界定;相反,我认为任何对抑郁症的所谓“康复标准”,都是一种限制、划分和屏障。好了就是好了,你自然会知道,会身有体验,这不需要任何的界定。

君茹就是其中一位,她总是同抑郁前做对比,不断地寻找过去的感觉,或是拿网上一些“专业读本”上所描述的“好”“康复”的标准来检验自己,结果会怎样呢?

君茹:“当我一旦和过去比较、对照的时候,我总是能找出当下和过去的不同,然后,就会很难受、很沮丧。顿时,人就消沉下来了,因为,我实在是太怕抑郁症了。”

我:“我理解,我也被抑郁症‘吓破了胆’……我非常了解你的内心感受,很多人被抑郁症压得透不过气来,更有人因对抑郁症的恐惧,而深陷泥潭无法自拔。看来,有一种痛苦可以叫“被定义”的痛苦了……”对于抑郁症来说,好了,就是好了。因此,我们不必去验证、去对照、去同过去比较,一切你自会清楚。

抑郁症可以自愈吗,一定要接受专业治疗吗?

从根本上讲,所有抑郁症的治愈,都是自我的疗愈,专业老师的帮助及方法,都只是给你一个正确的引领,协助你找到自己内在本就具有的能力。确切地说,所有的心理疗愈,都是自我的疗愈过程。

当然,如果你不对心理做一个正确、正当的梳理,进行改变,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去看待生活和事物,那么,自愈是很难的。对于抑郁症的疗愈,我认为,如果你已尝试多种努力调节,没有取得改善,那么,很可能你的方式或方法存在问题,对此,寻求专业的帮助或一种正确的方法将是非常必要的。

抑郁症不治疗会不会很严重?

我们首先要清楚,我们的抑郁症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是处在轻度的,并且自身还能进行一定的调节,那么,我鼓励你先尝试自我调整。经历痛苦是必然的,这是你人生的功课,是你心灵的修炼,你无法逃避,即便你选择专业的心理治疗或帮助,也同样要经历类似的心灵历练。

但如果你的抑郁症已经发展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及社会功能,出现了明显的躯体症状,且无法自拔,那么,寻求专业的帮助或治疗是需要的。忍受和逃避只会令自己的抑郁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而且会导致症状的泛化。

抑郁症与环境有关吗,是不是换个环境会好?

环境对人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但绝大多数爆发的抑郁症,并非纯属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原因还是患者本人的不健康心理因素。

小研就是典型的,在她看来只要不和婆婆在一起,自己就不会有抑郁等烦恼了。她想尽办法,最后她如愿以偿,然而,没过多少日子,她又陷入烦恼,心想:“找一份工作上班,就会有价值感……”百转千回,她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但对她而言,好景总是不长,新的烦恼又产生了……她竭尽全力尝试改变各种可以让自己感到疏解、轻松的环境,从辞职、旅游,到回娘家,再到换新工作……遗憾的是,她总还是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烦恼,令其无法自拔。

我们要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看似环境问题造成的抑郁等烦恼,往往都只是一种问题的表象,都只是内在那颗动荡不安的心的投射,都只是我们这颗习性心理的一种问题的“包装”。

得了抑郁症要和家人说吗?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我们的康复是有一定帮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为此,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情况下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而不该默默忍受和羞于表达。

当然,有一种很有可能的情况是,家人无法理解我们的痛苦,也并不认为自己的情况是一种症状,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吃饱撑的,胡思乱想,钻牛角尖,庸人自扰,不去瞎想不就没事了”等各种大道理。对此,你也不要感到失望,就像我在辅导中常常对学员说:“没有吃过苦瓜的人,是没有办法体会和理解苦瓜的滋味的。”

当然,我们的治疗是必须要家人某种支持的,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让其了解。除此之外,不去强求,而是积极地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抑郁症与性格有关系吗?得了抑郁症是不是说明这个人心眼小、没有宽容心、心胸狭窄?

简单来说,性格就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的特点。

通俗地说,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对事物产生情绪及行为的一种习惯性反应就是我们的性格。心理决定行为,心理决定情绪。我们反复强调,抑郁症是一种长期负面情绪积累的爆发,造成这种情绪积累的原因,是我们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模式。虽然抑郁症已不是一个陌生的“疾病”,但在认识上,很多人存在一定的偏见。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就是“心眼小、心胸狭窄……”造成的,并且,往往是抑郁症的家属经常这样说的。这实在是一种狭义的认识。从我们熟知的国内影星张国荣,到美国喜剧影星罗宾·威廉姆斯,生前都有无数人的敬佩和称赞。我想一个“心眼小”的人,是不可能获得如此美誉的。

“心眼小或是心胸狭窄……”,只能是一种牵强的描述。有的人炒股赔了很多钱,可以做到无所谓,但却可能因为一句话雷霆大发、彻夜难眠;有的人毫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但却因丢了几十元钱无限自责。

用“心眼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衡量抑郁症,实在是太片面了。无论是“心眼大小”的人都有他的执着,内心都有敏感、脆弱的角落,所以,人的心理局限不应被看成是一种心眼小,一种心胸狭窄。

为什么我的性格很好、很开朗也会得抑郁症呢?

我们通常说的性格好,也只是反映在某些方面,这并不能代表全面。无论一个人的性格是多么开朗、外向,也都会有他的某种执着。过度的执着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就会不断地造成情绪。情绪无法排解,就会产生情绪的连锁反应,进而泛化。当情绪的积累超出了心理负荷,就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往往就是如此。

是不是性格内向的人才会得抑郁症,外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呢?

用我们通常的这种所谓性格的内向与外向,来判断抑郁症是不全面的。事实上,真正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是一个人的负面情绪积累有多少,“执着心”(贪求、厌恶、敏感、多虑、多疑、急躁、完美主义……)程度的大小,而不是单纯的内向或外向性格的衡量。简单讲,一个人的情绪积累越少,执着越小,他的心理就越健康,如此,也就越会远离抑郁症。内向与外向的人都有执着心,如果执着心的膨胀超出了一个人的心理负荷,那就会爆发抑郁、焦虑等症状。 摘自《战胜抑郁:走出抑郁症的30天自我康复训练》,李宏夫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