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古董与经典艺术、设计与生活美学的2021年嘉德艺术周(GFAA2021)将于10月26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隆重举办。GFAA2021将甄选、邀请优秀的古董商、画廊及艺术机构,荟萃1000余件华美佳作。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是个千年古县、千年瓷都、全国文明城市,37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开始制作原始青瓷,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白瓷被评为“福建文化标识”。
世界陶瓷之都
德化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37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开始制作原始青瓷,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德化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7月,德化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品被众多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多次入选国宴瓷和国礼瓷。现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品牌价值超千亿元。
明《蒲团观音》何朝宗
葫芦印阴款27.5cm
世界陶瓷文化发祥地
●新石器时代
开始制作硬陶和印纹陶,三班镇辽田尖山夏商原始青瓷窑址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
●唐、五代
产生世界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和世界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
●宋元时期
德化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出口商品。
●明朝
“象牙白”瓷代表世界白瓷生产最高水平,有“世界白瓷之母”之称;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一批瓷艺大师,所创作的瓷雕作品“天下共宝之”。
●清朝
青花瓷窑址遍布全县。“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青花瓷器,证明德化瓷的生产和外销达到鼎盛。
●民国时期
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斩获金奖,出现不少抗战瓷。
●新中国成立后
陶瓷业重获新生,传统瓷雕重放异彩,明代“象牙白”复产成功,更名为建白瓷。
●改革开放后
陶瓷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逐渐形成了传统的日用瓷、工艺瓷、大师瓷以及卫浴陶瓷、建筑陶瓷、高科技陶瓷“3+3”陶瓷板块。1993年李鹏总理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德化被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2021年,德化白瓷评为“福建文化标识”,德化窑址列入世界遗产。
白釉堆贴梅花纹提梁壶
11×12cm
清康熙年间
世界白瓷之母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德化瓷土品质优良,含铁钛等杂质少,瓷质致密,胎釉纯白,温润如玉,被誉为“象牙白”“鹅绒白”。法国人普拉德在《1692年巴黎通讯地址实用手册》中将明代德化白瓷命名为“BLANCDECHINE”,即“中国白”,代表世界白瓷生产最高水平。
世界瓷雕之都
明代以来,以“瓷圣”何朝宗为代表的一批瓷雕大师,所创作品造型优美,气韵生动,天下共宝之。世界各大博物馆将德化白瓷当做镇馆之宝。当代瓷雕秉承传统、着力创新,工艺独特、内涵深厚,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独领风骚。
世界节庆礼品生产基地
德化陶瓷自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目前产品60%出口190多个国家地区,能根据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多元文化需求,研发、设计、生产各种各样节庆礼品,成为世界最大的节庆礼品生产基地。
全国陶瓷茶具生产基地
德化陶瓷茶具产业蓬勃发展,新品种层出不穷,款式异彩纷呈。尤其茶具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出茶具伴生品、衍生品、组合品,带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建成中国目前唯一的陶瓷茶具专业市场中国茶具城。
递给世界的文化名片
金砖国家相关领导厦门会晤,16件国礼15件德化造;发行《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参加中法文化论坛,举办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艺术展等活动让德化陶瓷始终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使者。
工艺人才队伍
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9人、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2人、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1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2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91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240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96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3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工艺美术师2598人。
此次,德化瓷首次参加嘉德艺术周活动,50件德化白瓷精品将在艺术周亮相。展品主要以古陶瓷为主,当代陶瓷艺术作品为辅,涵古纳今,交相辉映,题材广泛,造型丰富,技艺精湛,既展现了德化白瓷历史的源远流长,又呈现出当代传承创新的发展成果。
(德化陶瓷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