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简称SKA)项目七个创始成员国——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南非和英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正式签署了成立政府间国际组织的SKA天文台公约。10余个国家和组织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建国代表中国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计划建造并运行50年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拟通过成立政府间国际组织推动实施。SKA致力于回答关于宇宙的基本问题,为人类探索和认知宇宙提供了重大机遇。它并非单台望远镜,而是一个望远镜网络,由2500面直径15米的碟形天线以及250组低频和中频孔径阵列组成,因接收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得名。整个项目的总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乔德雷尔班克天文台。SKA将安装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后续在两国及其他非洲国家都会进行扩建。一旦最终建成,SKA将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科学工程,成为人类在21世纪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支柱工程设施。
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长马可·布塞蒂主持签约仪式,他说:“SKA是人类21世纪最雄心勃勃的科研项目之一,将会聚世界相关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并为青年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新的科学研究平台。”SKA董事会主席凯瑟琳·萨斯基博士表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设计、建造及运营世界最大望远镜也需要数十年的努力、专业积累、科技创新及全球协作。今天,我们已经奠定了使SKA成为现实的基础。”领导望远镜设计的SKA组织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教授表示:“就像当年的伽利略望远镜一样,SKA也将颠覆我们对于周围世界及人类在其中所处位置的认识。今天这个历史性的签字仪式彰显了这一愿景背后的全球承诺,为未来数代人的突破性发现打开了大门。”
张建国在签字仪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筹备和历时三年的谈判过程,参与类似国际大科学工程有利于世界各国科技部门和科学家携手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科技问题,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SKA是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之后中国参与的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中方自2012年就已通过广泛国际合作深度参与SKA的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设备研制和科学问题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SKA各项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兑现了中方参加建设准备阶段所作各项承诺。中国全面深入参与SKA工作包研发,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方团队积极参与了11个SKA国际工作包联盟中7个工作包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反射面天线、频率同步等技术方案的最终设计。2017年11月,中方成功当选SKA国际天线工作包联盟新任主席,通过国际协作圆满完成首台天线样机研制任务,第二台天线也已运抵南非进行安装测试。这是中方第一次正式牵头SKA工作包国际联盟工作,全面主持主导工程核心技术研发。
据悉,世界最快的两台超级计算机将被用于处理SKA产生的史无前例的数据量——每年全球科学界将存储并分发约600拍字节(1拍字节=1024TB)的数据量,约合50多万台笔记本电脑的数据总量。在过去五年中,来自20个国家的1000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共同参与了SKA的设计工作,在不同国家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教育计划和协作机制,以培训新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记者陈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