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献血是一种公益行为,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将会保证临床医疗用血,挽救更多鲜活的生命。尽管这些年献血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离满足临床医疗对血液的需求和对比献血率较高的国家,中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表明,在全球每年1.125亿次献血总量中,超过一半来自总人口占世界人口19%的高收入国家。其中,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达4.54%,中等收入国家达1.01%,现在中国只是初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也刚好达到WHO推荐的1%的标准。
从中国的情况可以看到,1%的人献血提供了全国人民的用血需求,也表明,这个献血量的供大大低于求,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临床医疗用血的“血荒”。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的献血率较低呢?原因有很多,仅从科学认知献血方面就存在诸多误解。例如,认为献血会伤人元气、会导致贫血、会降低免疫力、会传染疾病、会引起血压不稳定等。
人们对血液的认知和对献血的看法影响着献血行为。如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血液和人体血液的新陈代谢过程,足以打消人们的疑虑。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血细胞和多种物质,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多种电解质、有机化合物等。血液中的红细胞的重要功能是供氧,血小板负责凝血,白细胞负责免疫功能,蛋白质同时供给人营养和免疫功能,其他电解质保持血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血液无论是水分还是其中所有的有形物质都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也形成一种吐故纳新的新陈代谢过程,如同人每天要吃饭喝水和排泄一样。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因此,无论献血不献血,每个人的血液都会按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比例成分吐故纳新。献血并不影响人体血液参与的维持人体“元气”的功能。
献血后,人体会自动调节造血工厂——骨髓的造血功能,促使其造血功能更强更快,每秒钟大约可制造1700万个新的红细胞,失去的红细胞30天内就能得到全部补充。同时,肝脏也在加速合成蛋白质,健康人每天每千克体重可合成0.2~0.4克白蛋白,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所失去的蛋白质在1~2天即可完全恢复。而且,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短暂失去一定量的血液情况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6~8倍,献血不仅不会造成贫血,还会促使机体制造更新鲜的血液,对健康更有益。
总体而言,献血200~400毫升后,献血者和各项相关指标,通常在24小时~3个月可全部恢复到献血前水平。因此,所谓的献血伤元气、降低免疫力等都没有依据。而且,现在的献血也加强了实际操作的安全性,全部采用一次性器具,几乎不存在感染的机会。对于献血可能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疾病,中国从2014年就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通过核酸检测对这些疾病的病毒进行严格筛查,对于发现的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会被列入永久不能献血的名单,由此堵住了通过献血传染这些疾病的渠道。
科学认知献血并非只是关于血液的知识,还有关传统文化和伦理,以及建设献血用血的合理机制的内容。破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类的文化禁忌,实际上也是打消人们献血顾虑的重要做法,同时也是促进人们志愿献血的科学机制。
张田勘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