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小记者声明

武进西墅村:宅基地微改革赋能乡村塑形铸魂

2021-08-18 13:09:58    来源:武进区农业农村局    

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突破口,优化配置村庄宅基地(农房)资源要素,全力推进以“孝爱原乡 醉美西墅”为特色品牌的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土地空间利用、文化振兴与特色创建路径,在三块方寸之地上积极探索开展宅基地流转、退出、盘活利用等制度试点,微改革激发的能量聚变效应和红利效应持续释放,一幅幅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方寸闲置宅基地,打造乡村人才孵化器

“小切口破解大难题”。紧依孝感桥北侧,村民刘国生家370平方米的宅基地,两年前还是长期废弃闲置的小五金生产加工小作坊,锈迹斑驳的废品杂乱堆放,雨天,金属锈屑夹杂着油迹污水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和周边水系,随着里墅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一场环境提升和治水治污行动在全村拉开,广大农民参与其中,按照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村委与农户签订了宅基地使用权15年流转协议,不仅村民闲置的宅基地获得了稳定的财产性收益,同时解决了农村公共用房建设用地难题。村里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投入70多万元建设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站,既节约了用地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村集体用地集约化水平,原来家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切断了污水源头,对全面提升村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13164522096784120_143.png

13180754221041227_143.png

    “小驿站玩起高大上”。新建成的大学生乡村振兴站成为本村及周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培训载体,这里成为一批批院校青睐的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先后与村委签约创办教育合作基地,同时后成为江苏省乡村振兴学院乡村干部定点培训基地。依托发达的村级工业经济基础和花木特色产业优势,线上线下立体化教育实践涵盖并开设了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农产品包装、文创等精品研教课程,重点围绕西墅村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课题调研、人文挖掘,通过承接大学生乡村振兴寒假营、暑假营及专题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农村青少年学生托班、村民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小村庄变成网红地”。大学生驿站已成功举办多起农业技能、微党课、乡村干部党校、党史学习教育、企业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班次,累计接待超万人次,今年以来已接待4000人次,其中受训学员1000多人次,真正成为培育乡村人才、人才交流互动和吸引乡村人才的有效载体。作为区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的季文斌,他是农村工作的专家、更是农村宅基地改革创新的先锋,他被聘请为兼职教员,每个培训班次都有他的课程安排。入驻于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站的秋白书苑西墅馆,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为西墅村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化支撑。书苑内开设富含西墅村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创园地,并设有“乡村振兴·云课堂”,为懂技术的“田秀才”、善经营的“农创客”搭建平台,最大程度地焕发乡村振兴的潜力。这里成为网红文青打卡地!带你体验城市中的诗和远方。

有偿退出建阵地,文明实践接地气

“闲置地腾出新空间”。村内一农户常年在宜兴工作生活,原占用宅基地(农房)长期闲置,并且农房已破败,农户也无修建居住的需求,经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协商同意,按照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制度和补偿办法,作为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协商实行宅基地有偿退出,按照每亩20万元标准给予补偿,农户自愿将宅基地退还村集体经济组织。

“守牢家门口的文明阵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西墅村对退出的宅基地进行整理,投入180万元建成了占地4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布置完善了政治生活馆、政策宣传廊道、乡贤文化展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活动教育平台,并以此为阵地,建立了党员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孝爱睦邻志愿者服务队、老娘舅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我健康我快乐”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文化宣传志愿者服务队等五个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广大村民的亲身参与,进一步带动家风、民风、村风的转变。

13194689884921807_143.png

13202850414645586_143.png

“探索户有宜居保障模式”。农户华银海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隔路相邻,原住房前后呈狭长布局,前厝是2间平房占地48平方米,后厝是80年代初期建造的2层半楼房,建筑占地88平方米,住房结构的适用性和整体风貌均不能满足农户生产生活需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河道疏浚和乡村治理阵地建设需要,村两委大胆试水宅基地资格权保障户有宜居建设改革试验,积极动员农户退出宅基地和农房,进行易地公寓房保障,村委按照华银海户宅基地成员资格权认定和宅基地保障面积分配标准,按照宅基地换住房保障的原则,农户在湟墅花园获得了一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的公寓房,通过宅基地退出,农户极大地改善了住房条件。

13213015544215135_143.png

132158890676851_143.png

“一缕乡愁传承乡土文化”。上世纪60—70年代,36名上山下乡知青曾经在西墅村生产生活,为抢救性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村委按照知青点生产生活的时代元素对退出平房进行改造提升,同时收集几十件与下乡知青生产生活工作有关的物件,小到茶缸黄挎包,大到自行车和收录机,保留传承知青点的时代印迹和历史记忆,从此,寻觅乡愁的故事在这里真情演绎,西墅村邀请了近20名当年上山下乡老知青回村,在知青纪念馆重温那段激情难忘的峥嵘岁月,回到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第二故乡,知青们相拥而泣,回味那段难以释怀的人生印记......。

13224617436491288_143.png

13231676601363426_143.png

民情聊天设专场,摸清民意解民忧

    “和风细雨润养民心初心”。村委对农户退出的2层楼房进行全面加固改造,在一楼建成了民情聊天室,二楼增设了6张床位,作为来村实训大学生临时住所。季文斌表示:民情聊天室的成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每天都有老百姓来这里坐一坐、聊一聊,通过拉家常式的交流,摸清民意、倾听民声、化解民忧,干群关系更近了,邻里关系更好了,干部威信更高了,真正解决了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在这里,每天都有村干部值守,节假日要求村干部在这里集中办公,主要开展生态、土地、邻里、劳动等矛盾接访、沟通交流、问题调处及政协联系法律咨询活动。谈及民生聊天室的作用,季文斌表示:这一宗宅基地改革案例,尽管让出的是几间农房,但温暖的是全村百姓,小小宅基地派上了大用场。民情聊天室自去年9月正式成立投运以来,已接待受理全村各类纠纷矛盾近1000起,经他亲自调处的矛盾就有200多起。

13240367521648539_143.png

走进今天的西墅,这里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生活,也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乡土人情,西墅正在成为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当前,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改革红利正在全村持续释放,带动家家户户旧房翻建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展开,集中开展农房更新改善将成为全区宅基地改革的新亮点。

以上图片由武进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小切口破解大难题”。紧依孝感桥北侧,村民刘国生家370平方米的宅基地,两年前还是长期废弃闲置的小五金生产加工小作坊,锈迹斑驳的废品杂乱堆放,雨天,金属锈屑夹杂着油迹污水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和周边水系,随着里墅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一场环境提升和治水治污行动在全村拉开,广大农民参与其中,按照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村委与农户签订了宅基

[责任编辑:杨黎]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