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时间里,科技发展资金增长了33倍;2018年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8%……苏州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用人才和技术为产业赋能;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依托大院大所,聚集新兴产业;从企业需求出发打造服务链,建立日趋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随着产业链与创新链交织促进,苏州高新区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江苏苏州高新区,从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时间里,科技发展资金增长了33倍。2018年年底,苏州高新区各类科技领军人才超1000人次,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12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8%。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各项发展指标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名列前茅。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新明说,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苏州高新区把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全力以赴打造创新高地。
补齐短板 建起人才技术聚宝盆
一款超分辨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比现有光学显微镜提高了5倍,可观察到大小只有发丝千分之一的细胞内部活体运动。前不久,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的这一重大研发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让我国拥有了自主生产超一流高端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的能力。
这个重大项目成功的背后,是苏州高新区走出的一条创新链与产业链交织促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苏州高新区开发建设之初,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占较大比重,几乎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教资源严重不足,一度成为阻碍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一大瓶颈。
如何补齐这一短板?苏州高新区想到的出路,是引进大院大所,建起人才与技术的“聚宝盆”,为产业链发展创造新动能。
2012年11月成立的苏州医工所,就是这一思路落地的成果之一。苏州医工所围绕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研究方向设立了9个研究室,采用“人才+科技+产业+资本+市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当地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累计吸引超过100家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进驻,大院大所强大的带动力和辐射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裂变式发展。
“大院大所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将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吴新明说。
覆盖全面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虽然大院大所数量越来越多,但新的难题也接踵而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结合不紧密;创新型领军企业数量不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面对这些难题,苏州高新区又开始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
“引进一个大院大所,意味着培养起一个新兴产业。”中科院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周成虎院士说,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于2013年落户高新区,短短6年间,已吸引数十家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众多技术转化企业落户。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年产值30亿元,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
对于苏州高新区而言,仅依靠院所平台和企业自身运作显然不够,还要搭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
5月17日,江苏省医疗器械可用性测试平台在苏州高新区启用,可开展涉及交互设计、人机交互等多个测试,改变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的可用性测试只能在境外进行的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测试优化产品,节约研发成本。”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吉弘说。
在苏州高新区,类似的产业服务平台还有很多。“公司要迅速成长,光靠科研院所的力量还不够,比如我们需要原材料、设备工艺等可用性测试平台,这样有利于提高设备产品质量并快速普及产品。”廖吉弘告诉记者。
保驾护航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一个科技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难题:技术突破了,产品化需要资金,钱从哪里来?产品出来了,如何避免被仿制?
苏州聚元微电子公司由于研发投入大,一度出现资金问题。困难之际,公司通过苏州高新区推出的“高新贷”获得了500万元贷款。“在企业最难的时候,高新区雪中送炭。”公司负责人韩兴成说。
为破解融资难问题,苏州高新区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科技金融平台,推动资金与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无缝对接。今年以来,高新区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首批5家企业共获授信5500万元;整合成立国有金融企业苏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85亿元,发放科技贷款150亿元。
政府在努力,市场也在行动。在高新区的苏州科技城,有一个占地面积仅4平方公里的金融小镇,集聚了400多家金融机构,资本规模近千亿元,通过市场化方式为科技企业服务。
对于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寻找知识产权服务成为当务之急。这家公司员工人数不多,却拥有超过200项发明专利,这成为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公司总经理朱维钧说,得益于高新区强大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公司可以迅速通过专利的申请,将知识产权很好地保护起来。
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苏良介绍,在科技服务方面,高新区已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业务审查、代理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聚集服务机构90余家。截至2018年年底,高新区累计专利申请达11.9万件,年均增速近35%。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0日 14 版)